ouxiu,印度哲人,当代思想家、修者,被印度媒体评为圣人,是与甘地圣雄、尼赫鲁、佛陀一样的存在。他是某方面的领袖,但他
“民不畏威则大威将至”,古往今来歧义百出湘西的长者沅滨遗老提到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你怎么理解“民不畏威则大威将至”这句话
孔子说德行智谋差的才喜欢“占”,为何他自己却“老而好易”?《易》包含《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占”方法,《易经
没想到上周的一篇文章,从昨晚开始,阅读量一路飙升,一夜之间,从原来的7000多,攀升到目前的近23000多,现在仍然没有
老子说的“信不信”,不是说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道”南怀瑾先生在解释“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时说:“X”有没有?有,但是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道”的化身,他不仅真的无为而治,而且必须无为而治!这里面有几个概念需要理清。1、圣人。《道德经》中的圣
我于2020年接触徐梵澄先生的“老子注”,但印象不深。昨晚,机缘巧合,我们跨过25年光阴,通过先生的书,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第一次中国之行:他的笔下流淌着悲情,日本、su联正将华夏文明推向深渊1929年,作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部主任的英国历史
古今破解《道德经》第一人看这标题,应该有不少头条号的朋友很快就能对号入座了吧?他应该研究《道德经》40年了吧?没错,他是
“以正治邦”是不能“取天下”的!你没看错,是“不能”取天下!请看图:老子在《道德经》57章说“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
一百多年来,当《道德经》在国外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的时候,当最有哲学素养的国家因为老子而发狂(季羡林语)的时候,当一战后的
老朋友的文章《“道”为什么会可大可小?难道“道”会七十二变?》,一开始就质疑“道”的“可名于小”“可名于大”,认为事物
《管子》虽然涉及较为庞杂,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但其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尤其是“论道
《管子》是老子思想与管仲治理实践相结合的“道治”典籍《管子·小匡》云:“是故天下之于桓公,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
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曾是我理解《道德经》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正如历代名家“注译”难以完全符合每一个研究者的理解方
好久没联系老同学周公南了,我也是受他的影响才喜欢《道德经》的。26年前他皈依了正一道,跟着老师傅学修道,现在已成为当地著
凡是对《道德经》有所熟悉的都知道,“道”乃浩浩乎其无涯,渺渺乎其无止,弥漫宇宙而无穷无止,囊括天地而包容万有,可谓“大”
泛,广泛,普遍,弥漫之意。道无处不在,不限于左右。举左右而概其无所不在,即弥漫于四周。事实上,道无左右、前后、上下、古今
他开《道德经》“章解”之先河,他的《老子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两座高峰,他主张“治国与治身”并重,因此
《老子·为学》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事取天下”两个重要命题,意义重大,为老子核心思想,但诸家注释却众说纷纭,南辕北辙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