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雄的90多岁老兵,拿着两瓶酒找到里长刘德文,带着酒劲说:“你可不可以在我死后,背我的骨灰回家,葬在我父母坟前”。 在台湾省高雄市的郊外,有一片墓地。 埋葬在这里的2000多名退伍老兵,虽然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却都没有后代亲人前来祭扫。 这些老兵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随着蒋介石的政府离开了大陆。 那时,许多人甚至只有二十岁左右。 高雄市左营区的祥和里,是台湾省六大“眷村”之一。 这里的老兵们大多生活清贫,孤寡无人。 对于他们而言,回家的愿望是伴随他们多年的执念。 刘德文是一个普通银行职员,生活安稳。 直到他与妻子决定搬到祥和里购置新房,才无意间踏入了这个老兵社区。 起初,刘德文并未意识到这里的特殊性,直到他接触到那些年迈的老兵。 刘德文感受到了他们深深的孤独。 尽管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但刘德文将自己视为这些老兵的后代,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渐渐地,这些老兵也将刘德文视为自己的家人。 2003年,九旬高龄的文开发老人向刘德文提出自己多年未曾回家。 文开发期望他在自己去世后,能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故乡。 刘德文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2003年,文开发老人因病去世。 刘德文按照约定,为文开发老人运送骨灰。 由于两岸的复杂情况,运输老兵的骨灰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和高昂的费用,许多老兵无法承担这样的费用。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协调,他带着文开发的骨灰回到家乡。 文开发的唯一亲人,是他年迈的妹妹,尽管两人已有数年的书信往来,却未曾见面。 此时,刘德文将文开发的骨灰送到她面前,那一刻,老太太泪如雨下,。 对刘德文而言,每当他携带着老兵的骨灰,穿越飞机、火车、客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心中总是默默祈祷,希望一路平安,生怕让骨灰盒受到任何损伤。 在他看来,骨灰盒是老兵情感与思绪的承载体。 越来越多的老兵找到了刘德文,他们纷纷请求他将自己带回故乡。 尽管年岁已高,且体力逐渐不支,但这些老兵们在这个过程中仿佛重获新生,每当写下遗嘱时,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刘德文并未因为这些重负而感到困扰。 对于他来说,每次飞机降落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小心翼翼地将骨灰盒放在地上。 他从不希望得到任何回报,即便是面对老兵家属的感激,他总是坚决婉拒。 刘德文所遇到的一些老兵,家族早已断绝或无法联系,甚至在大陆或台湾两地都没有后人。 刘德文依然坚持不懈地寻找每一位老兵的祖籍,将他们安葬在故乡。 他的足迹遍布了二十多个省份,数万公里的路途。 每一位老兵都能在他的帮助下归乡,得到亲人们的怀抱。 作为台湾的里长,事实上,他所承担的一切费用,都是自己负担的。 曾是银行员工的他,如今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甚至放弃了与家人一起外出的机会。 幸运的是,刘德文的家人并未对此有所抱怨。 正因为有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刘德文才能坚持下来,几十年如一日。 2018年,刘德文接到了抖音寻人项目的邀请。 通过抖音寻人,刘德文能够更迅速地与大陆的亲人取得联系,将更多的老兵送回故乡。 对于刘德文来说,抖音更像是一座桥梁。 对于那些在大陆失去联系的老兵来说,寻找亲人困难重重。 然而,刘德文从未放弃过任何一次机会。 每当他成功地将老兵的骨灰送回故乡,他都感到成就感。 2018年,刘德文帮助田发祥老人完成了与故乡亲人的“团圆”。 田发祥早在1948年随军赴台,与家人失散,直到2020年他的妻子去世,才有了孙子向刘德文求助。 刘德文花费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田发祥的墓地,并帮助他与妻子在北京的朝阳陵园举行了合葬仪式。 然而,由于里长这一职位并没有固定的薪资来源,所有费用都需要他自己负担。 最终,在2006年,妻子提出了离婚。 尽管如此,刘德文依旧没有停下自己帮助老兵的脚步。 在一次送山东籍老兵回家的途中,他与妻子一起坐车前往青岛,并亲自背着老兵的骨灰,带着行李走了近五公里才找到合适的住宿。 90岁的弟弟看到刘德文时泪流满面。 在送别刘德文时,亲属们泪眼婆娑,紧紧抱住刘德文。 参考文献:[1]陈键兴,章利新.台湾里长刘德文:送老兵骨灰魂归大陆故里[J].法律与生活,2018,0(17):24-25
80年代,邱行湘去台湾探亲。蒋纬国得知后,立马带着一大沓钱找到他说:邱老,你为党
【6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