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6日,四川军阀杨森带着1200多两黄金与副官、女秘书一起坐飞机

蜀山史道 2025-02-19 17:13:27

1949年12月16日,四川军阀杨森带着1200多两黄金与副官、女秘书一起坐飞机逃往台湾。第20军传给他的儿子——杨汉烈,暗示其可率部起义,代理军长——景嘉谟,带领下拒绝起义出走。

杨森的背离,让他站在了历史的分岔路口。

一方面,作为战功赫赫的四川军阀,他曾为国民政府效力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势力。

可1949年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杨森看到了自己,和父辈的命运走到了尽头。

当时的国民党已无法挽回,台湾成为许多失势权贵的避难天堂,面对这样的局势,杨森心中已经没有太多顾虑。

杨汉烈,他的儿子,是继承父亲事业的接班人。

在杨森做出决策时,杨汉烈正在和军中,一些重要将领进行讨论。

虽年纪轻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黄埔军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从父亲的部队中,一路升迁,成为第20军的军长。

这一职位不稳固,在杨汉烈接手时,第20军中不少老部下,对此并不买账,尤其是已经在军中深得民心的景嘉谟。

杨汉烈的接任,是继承父亲的事业,更像是承接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军中许多老将士,对于这个年轻的军长心怀异议,认为他经验不足,未能得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证明自己。

景嘉谟,作为代理军长,已在军中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在众多老兵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对于杨汉烈的上任,他一直怀有不满,认为杨汉烈不过是父亲的儿子,没有真正的军事能力。

当杨森宣布把第20军交给儿子,暗示可以带兵起义时,这一消息,迅速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景嘉谟对此感到愤怒,认为这是杨森,对自己和整个部队的不信任。

在他看来,杨汉烈不过是一个年轻人,尚且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来领导如此庞大的部队,何况当时的时局已经变化,起义无疑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景嘉谟与其副手萧传伦,开始联手反对这一决定,并迅速展开了行动。

景嘉谟的反应是坚决的,深知若部队真如杨森所言那样起义,整个部队,将陷入一场无望的斗争之中,一旦失败,意味着他和所有跟随他的人,都将成为历史的弃儿。

他开始私下联系其他军中要员,劝说他们支持自己,拒绝起义。

景嘉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响应杨汉烈的起义呼声,开始有意拖延时间,企图通过其他途径来稳定局势。

杨汉烈未因此而动摇,父亲已经离开,他依旧决定站出来,响应父亲的号召。

作为第20军的指挥官,他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份责任,尤其是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他认为只有起义,才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也可能为部队带来转机。

杨汉烈深知起义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清楚,这是一场必须面对的抉择。

1949年12月26日,杨汉烈正式宣布起义,率领第20军三个师,杨汉烈在四川金堂发动了起义,旨在加入解放军的阵营。

在当时,解放军的势力,已经遍布全国,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陷入困境,许多原本忠于国民党的部队,开始出现动摇。

在这个关键时刻,杨汉烈的起义选择,让他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景嘉谟和萧传伦,未按下杨汉烈的节奏。

两人带领着他们的部队,迅速作出回应,坚决拒绝起义,选择带领部队向什邡方向撤退。

这一决策显示出他们,与杨汉烈的重大分歧,同时也揭示了,军中老将和年轻军官之间的代际冲突。

景嘉谟认为,选择坚守,寻求和解的方式,才是明智的选择,他拒绝了起义。

杨汉烈和景嘉谟的对立,是两位军官的个人恩怨,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选择。

杨汉烈的起义,代表了对父亲决策的延续,景嘉谟的坚持,代表了旧军人,面对变革时的恐惧,和不信任。

两人的分裂,让第20军,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困境。

景嘉谟未能如杨汉烈那样,加入解放军的阵营,他坚守在部队中,最终得到了相对和平的解决。

解放军进入四川后,景嘉谟及其部队得到了安置,未受到太大冲击。

而杨汉烈率领的部队,在起义后迅速编入解放军第19师,杨汉烈也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开始为国家的建设出力。

无论个人如何抉择,最终都无法逃脱时代的浪潮。

1 阅读:282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26
2025-02-19 21:22

写的什么玩意儿?看不懂啊!

花雨满天 回复 02-20 16:01
看不懂就对了。就是乱写的。

刘建波

刘建波

6
2025-02-20 14:22

第二十军是抗日铁军!

坐看云起时

坐看云起时

2
2025-02-21 18:45

初小水平

大李

大李

1
2025-02-21 06:47

杨森是什么东西!杀了自己的亲侄女!

阿白

阿白

1
2025-02-21 09:42

小编底水平![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用户11xxx51

用户11xxx51

1
2025-02-21 23:27

19师应该是7军,以后就不知道下落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