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日本战俘在回忆录中,污蔑两位烈士是叛徒,其中就有我党的高级特工,东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4 22:33:32

1987年,一日本战俘在回忆录中,污蔑两位烈士是叛徒,其中就有我党的高级特工,东北抗日英雄张永兴。   张永兴的家乡位于山东蓬莱。由于家乡遭遇灾荒,他的父亲张禄中带着全家搬迁到辽宁宽甸县定居。   张禄中学会了铜匠手艺,走街串巷、焊制铜器等方式养家糊口。而张永兴的母亲李瑞卿,尽管未受过教育,但为人聪慧、善良。她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张永兴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在南开中学,张永兴成绩优异,很快担任了班级班长。然而,家庭经济困难,迫使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   他的恩师张伯苓试图通过免除学费等方式挽留他,但张永兴坚持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教书育人。   张永兴的思想逐渐进步。1922年,他加入了一个进步组织“共进社”,并与同胞们一同加入了国民党。   1925年,张永兴创办了《新安东日报》,号召民众觉醒。然而,由于报纸刊登的内容触及到地方官吏和日本的利益,不久便遭到了当局的查封。   面对压制,张永兴开办了平民夜校,亲自担任教师,除了教授文化知识外,他还积极地引导民众思考国家的命运。   1926年,张永兴参与组织了反日示威,成功迫使日本撤出安东的虹桥地区。   1929年,他与阎宝航等人联合,成立了“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并在安东设立分会,继续展开反日活动。同时,在安东的缫丝厂,他领导工人们争取更好的工作待遇和权利。   1931年,日军正式侵占东北。   一天,他的二女儿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发现有可疑人员在家门外窥视,立刻向父母汇报。张永兴迅速逃避了敌人的追捕。   之后,他首先前往沈阳,之后又转至北平,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1931年,救国军在东北正式宣告成立,这支队伍的领袖高鹏振被推举为司令。最初,救国军的组织并不规范,作为一支由土匪转变而来的部队,救国军的作战方式和内部纪律都存在不少问题。   张永兴发不仅参与了救国军的整编,还积极帮助部队的训练和管理。此时,张永兴邀请了讲武堂毕业的莫子超帮助训练,组建了多达20多人的军事人才团队。百姓也因此更加支持这支部队。   经过数月的整训,救国军的军队最终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了2100人。   张永兴作为一名有着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深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在救国军中,他亲自创作了《义勇军誓词歌》,这一首歌成为了部队的军歌。张永兴还编写了大量的宣传资料,进行广泛的革命教育。   1931年,得知日军小队计划前往金五台子抢粮,张永兴和高鹏振迅速带领骑兵队伍进行反击,成功歼灭了敌人。接下来,救国军又在黑山县的确屯打出了漂亮的战果,摧毁了一个敌军据点。   1932年,救国军成功袭击了多个敌军据点。1月,联合其他抗日力量,救国军在新民县成功攻占了敌方的火车站和领事馆,烧毁了敌商行。   五台子大捷中,敌军损失惨重,救国军缴获了大量装备和马匹。张永兴还深入学校讲述抗日故事,鼓励青年学生参与抗日救国事业。张永兴依旧坚守岗位,日以继夜地工作和写作。   1932年底,他通过王兴让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初,东北的义勇军撤退到了长城一带。   此时,张永兴受救国会的委托,前往各义勇军部队进行视察。   他看到义勇军面临粮食短缺、弹药匮乏的困境,士气低落。   张永兴一方面要求救国会为部队提供必要的支援,另一方面要求各部队加强纪律建设。   在他的努力下,救国会从张学良部调来了一些武器弹药。   然而,义勇军未能成功守住长城和热河。   张永兴所在的救国会也遭遇了国民党宪兵的查抄。   在南京,张永兴与中学同学刘进中偶遇。   刘进中是共产国际的特工,正在为佐尔格收集国军情报。   两人交谈后,刘进中将张永兴推荐给佐尔格。   佐尔格将他发展为共产国际的特工,并任命他为北京站的负责人。   1933年,张永兴被派往苏联,学习情报技术。   1934年,张永兴和闻汉章从苏联学成归国。   张永兴开设了一家鞋帽店,并在其中开展情报工作。   他将妻子和子女接到齐齐哈尔,并将他们安置在一处院落里。   然而,日军通过无线电侦测技术发现了异常电波的存在。   张永兴不断变换电台的频率和波长,张永兴的三女儿也参与了情报工作,她被安排在日军驻地附近“捡破烂”,搜集情报。   1936年,随着日军在瑷珲三道沟的搜捕行动,虽然他尽力掩藏行踪,但最终还是被日军捕获。   日军在严刑逼供下未能得到张永兴的任何机密信息。   最终,日军决定处决这位坚强的红色特工,张永兴英勇就义。   50年后,侵华日军的余孽土屋芳雄在回忆录中恶意诋毁张永兴,声称他出卖了情报。   但吉林档案局通过查阅当年的审讯记录,公开了张永兴的供词,捍卫了张永兴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1]刘强敏,赵明环.红色特工——张永兴[J].黑龙江史志,2014(8):23-24  

0 阅读:24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