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病——气虚,气陷,气脱,气滞,气逆,气郁 ①:气虚 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脉虚无力。 病机:长期劳倦,久病失养,或年老体衰,导致元气亏虚 调理:四君子汤——益气补中 ②:气陷 表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昏目眩,脘腹坠胀,饮食不香,或内脏下垂,久泻久利,脱肛,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病机:脏腑虚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调理: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 ③:气脱 表现:气息微弱,神情淡漠,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质白润,脉微欲绝。 病机:脏腑衰极,阴竭阳亡,元气欲脱。 调理:参附龙牡汤——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④:气滞 表现:脘胁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嗳气,腹痛腹胀,放屁则胀满减轻,病情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苔薄脉弦。 病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调理: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和血 ⑤:气逆 表现:肺气不降则咳喘;胃失和降则嗳气呃逆,呕吐恶心;肝气升发太过则头痛眩晕,咳呛胁痛,咽中如室。 病机:痰壅于肺,肺气不降;或病邪犯胃,胃气上逆;或肝失条达,肝气上逆。 调理:属肺者,降气化痰;属胃者,降逆和胃;属肝者,镇逆平肝。 ⑥:气郁 病机:长期情志不舒,思郁,忧郁。而情志为郁,责之于肝气。 调理:属肝者,理气疏肝;属胃者,和胃;生痰者,理气化痰。 方药:木香调气散、七气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随症加减。
气病——气虚,气陷,气脱,气滞,气逆,气郁 ①:气虚 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妙晴谈养
2025-02-17 18:20:13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