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叶日本在黑船事件被迫开国以后,和晚清时期的清政府一样开始逐步引入、仿

润后看谈历史 2025-02-25 17:51:17

19世纪后半叶日本在黑船事件被迫开国以后,和晚清时期的清政府一样开始逐步引入、仿制西式武器。此时恰逢新式的钢质线膛炮问世,各国陆军纷纷采用,日本也购买并尝试仿制。只是这个时候的日本工业底子也薄,无法生产制造大炮所需的钢材,所以自造火炮并不顺利,江户关口火炮制造所仿造的线膛炮经检测大多不合格。 1866年,被德川幕府聘为教官的法国炮兵军官布雷涅根据日本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建议改用更容易生产、延展性能更好的青铜。江户关口火炮制造所进行尝试以后,果然制造出了合格的线膛炮。随后幕府和地方各藩纷纷采用这个办法制造大炮。甚至后来大阪兵工厂仿造后装线膛炮时,依然使用了这一方法。 1880年日本从意大利进口的75毫米后装线膛炮。当时日本还购买了一批相应的生产设备,由大阪兵工厂拆解、测绘以后,在1882年开始进行仿。 1885年,大阪兵工厂生产出了青铜炮身,钢质封闭机的7厘米野炮和7厘米山炮。需要说一下的是,7厘米野炮和7厘米山炮实际口径都是75毫米,炮弹重4.28公斤,射速都是每分钟6到7发,主要区别是7厘米野炮炮身长1.78米,炮车重690公斤,高低射界-9到19度,炮弹初速422米/秒,最大射程5000米。而7厘米山炮炮身长1米,高低射界-10到21度,炮弹初速255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炮车重256公斤。 综合来看来看,日本的这两种山炮、野炮前者射程更大,后者则轻便利于机动,性能上和清军当时大量装备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野炮性能基本相当。不过由于日军在炮兵的使用上更为得当,清军在实战中往往居于下风,吃了很多苦头。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4821828

4821828

3
2025-02-25 20:21

兵员素质差、训练不足是清军的致命缺点。

润后看谈历史

润后看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