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96台海危机,真是危险。1996台海危机中,对我方有2大不利。 1995年5月22号那天,美国突然冒出个消息,说要让台湾当时的头头李登辉去美国,说是“非官方”“私人”访问,去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 这消息一出,可把中国方面给镇住了,之前美国可是打包票说不让李登辉去,这一下变卦肯定有猫腻。 当时李登辉正忙着给自己竞选造势,到处活动,花了不少钱请了美国公关公司,想让美国人帮他站台。 美国那边一直以来就有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的想法,这是他们长期的策略,加上冷战结束,西方一些人觉得中国要崛起了,开始鼓吹要遏制中国。 各种因素凑到一块,就有了这事,美国的心思很明显,就是要摸清中国的底线,给“台独”势力撑腰。 中国大陆这边也很清楚他们的小算盘,知道这事一步都不能退让,干脆开始动真格的了,第一步就是导弹试射,搞大规模军演。 时间定在1995年7月21日号到28号,江西铅山的导弹基地,嗖嗖嗖就射了六枚东风15导弹,目标就对着台湾富贵角北边大约70海里的地方。 导弹飞过去,准准地打中目标区,这就是警告,之后8月份开始,解放军原南京军区出动大批军舰飞机,在东引岛北边搞海上演练。 9月份到10月份,陆海空三军一起上,在闽南沿海亮肌肉,10月底到11月份,还在东山岛搞登陆演习,模拟攻岛。 这一连串军事动作,声势很大,规模也空前。解放军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尤其是美国和“台独”分子,中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的。这不只是演习,更是警告和震慑。 第一次军演是警告,那第二次军演就是升级了,1996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要“选举”了,气氛更紧张。 解放军又一次搞导弹试射,军演规模更大,火药味更浓,台湾那边的军队,空地导弹部队都紧张起来了。 3月8日号到15号,四枚东风15导弹,直接飞过台湾海峡,打到高雄、基隆外海的目标区,这意味不光是军事演习,更是一种政治表态。 两次导弹试射,几次大规模军演,解放军直接划出红线,表明态度: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谁也别想插手,谁搞分裂就打谁。 几次摩擦之后,1996年的台海危机,最终以危机降温而告终,克林顿政府也开始重新考虑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以及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中美关系在克林顿总统的第二任期内,逐渐走向平稳发展,这场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却非常深刻。 尤其是对于中国大陆而言,1996年台海危机,其实暴露出我们当时存在的两大“不利”之处。 第一大不利是军事力量上的相对弱势,在1996年解放军已经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展示了决心。 客观来看当时的解放军,在军事技术水平,远洋作战能力等方面,和美国军队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尤其是在海军和空军方面,解放军的力量还相对薄弱,难以有效对抗美国航母战斗群在台海地区的部署。 美国航母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般驶入台湾海峡,解放军在当时,确实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第二大不利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环境的制约,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不足以支撑长期的大规模军事对抗。 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比较复杂,西方国家对中国还存在疑虑和防范,中国的国际外交环境,面临一定的压力。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求,意味着当年的中国在处理危机时,需要更加谨慎,要避免西方关系全面恶化,要避免影响改革开放的大局。 正是这两大“不利”,让中国大陆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虽然态度强硬,但也保持了克制,避免了美国直接冲突,把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但危机也成了转机,1996年台海危机,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民,也警醒了中国军队。 从那时起,中国下定决心,要加快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要发展强大的国防力量,要彻底改变现状。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军队,早已今非昔比,“东风快递”,洲际导弹,航空母舰,歼-20战机…… 一系列高新武器装备的问世,标志着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如果美国航母再想“自由航行”台湾海峡,恐怕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正如美国专家所言,“现在,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信源 美退役军官回忆: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在美国航母面前无能为力,如今情况变了 观察者网2022-08-07 解放军6处海空域同步军演,台媒:形势比“1996台海危机”更严重 海峡导报2022-08-03
据史料记载,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和朝鲜双方都禁止解放军与朝鲜妇女通婚。这一举措的背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