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们当时的一个MF校友,聊起学会计和金融做估值的经历。他说他第一次看到DCF模型时,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简直是完美。可是在刚开始实习或工作的前三五年,他发现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是脱节的。时至今日,毕业已经有十二三年了,他自己成立了公司,在做投资时再用DCF就觉得返璞归真,非常有用了。 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现在的学生重实习轻学习的趋势愈加明显。以DCF为例,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觉呢?DCF模型理论上是一个完美的模型,放之四海皆准。简单解释一下,DCF模型是基于任何一个资产未来产生的收益,将其折现到现在,算出其内在价值。无论是房地产、股票还是债券,只要能够带来未来收益,都适用这个模型。 然而,在实践中,过于依赖这个公式并不现实,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预测一个公司三五年以后的业绩已经很难,更不用说这个公式还涉及到对永续的预测,比如50年甚至100年以后的情况。这使得模型非常脆弱,因为它基于许多未来的假设和预判。如果对市场和社会的认知不成熟,就非常容易错判。 但如果对社会和产业有深刻理解,对未来的判断就会准确得多。这时候使用DCF模型就会感觉很好用。这也反映了他对投资本身认识的进步。
想到我们当时的一个MF校友,聊起学会计和金融做估值的经历。他说他第一次看到DCF
探影光月
2024-10-15 16:1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