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对肿瘤防治有什么作用】#肿瘤防治科普##健康科普#在医院,有一项检查就

洛基看健康 2024-04-10 10:07:07

【血常规对肿瘤防治有什么作用】#肿瘤防治科普##健康科普# 在医院,有一项检查就是种神奇的存在,无论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随便哪个科室哪个医生,都要给病人开这个检查!不管是咳嗽、喉咙痛、发烧、脑壳昏、肚子痛、腰杆痛、脚杆痛、没得血色……来,先扎一针抽点血,做个检查再说。等你屁股还没坐热和,一会儿报告就出来了。没错,这个报告就是血常规。

一提到#血常规#,大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CBC全血细胞计数。但实际上,很多人对于血常规这项检查还是很迷惑的:首先,检查报告是天书,多数人都看不大懂。这个数目、那个比例、那个浓度,我滴乖乖,看完后脑壳都打旋旋,嗡嗡的了;其次,看不懂就算了,但感觉跟血液病才有关系的嘛,为啥这个血常规检查需要人人都做呢?最后,好不容易看懂报告里有几个升升降降的箭头↑↓,结果医生还给你说不需要看那几个细项,莫得问题?

那么,血常规对肿瘤防治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其实,血常规主要反映机体造血功能和免疫状态,可以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相关指标,来反映真实机体状态。

①血常规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在#肿瘤#早期,患者可不出现明显症状。而血常规指标的微小变化,往往能成为肿瘤筛查的重要线索。例如,男性血常规中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考虑到可能的原发隐匿性肿瘤;女性血常规出现贫血、血小板增高,可考虑妇科肿瘤的可能。此外,血常规中发现幼稚细胞增多,可考虑血液系统肿瘤;发现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考虑淋巴瘤可能。因此,建议成人每年做一次血常规检查。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联合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排查潜在肿瘤,以便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②血常规用于肿瘤诊断和分期

在明确诊断肿瘤后,血常规可进一步为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提供依据。例如,在白血病的诊断中,外周血和骨髓中发现的原始幼稚细胞比例直接影响到分型和分级的判断。另外,骨髓瘤诊断主要依据M蛋白在血清和尿液中的检出率。所以,血常规在肿瘤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扮演关键角色。此外,肿瘤的TNM分期中,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的M分期判断需要血常规报告,以发现外周血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③血常规监测肿瘤病情变化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常规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以淋巴瘤为例,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后续治疗计划。白血病的原始细胞比例变化则提示肿瘤负荷增加或减少。此外,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化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以指导用药调整和支持治疗,保障肿瘤治疗效果。

 

④血常规提示肿瘤转移风险

当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时,血液会出现一些特征性改变。例如,肺癌脑转移可见高凝状态;转移性肝癌可出现异常血小板增多;骨转移的固态肿瘤则可导致钙离子升高。这些血液学变化为识别肿瘤转移提供线索,提示需进一步完善影像学等检查,以发现转移病灶。及早发现和处理转移,可以避免严重危害,延长患者生存期。

⑤血常规关注肿瘤并发症

常见的肿瘤并发症如肿瘤出血、肿瘤溶骨性骨破坏、热射病、肿瘤溶血性贫血等,也会在血常规参数中反映出来。监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变化,可以提早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处理。

⑥血常规评估肿瘤营养状态

肿瘤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影响,营养不良问题较为普遍。而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检测,正是通过血常规实现的。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血常规对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均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项简单、经济、无创的血液检查,血常规的异常往往提示隐匿的肿瘤问题。因此,肿瘤防治必须重视血常规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其最大效用,服务于精准医学。同时,普通民众也应该定期检查血常规,作为健康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源:摘自四川省肿瘤医院 四川省癌防中心公众号)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