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时轮在一家饭店用餐。正在点菜的时候,服务员无意中提到了饭店老板娘的名字,宋时轮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急切地要求对方再重复一遍。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一年前解放上海的记忆仍然清晰。当时,第三野战军严格执行中央指示,要求在解放上海的过程中,既要打赢城市攻坚战,又要确保城市完整。作为指挥官的宋时轮,带领九兵团采取了避开敌人火力点的策略,成功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路过一栋新修缮的西式建筑,门口挂着"品华饭店"的招牌。这座建筑在战时曾经受损,如今经过精心修复,重新焕发生机。因为临近午饭时间,宋时轮决定进去用餐。 饭店内部装修雅致,一位年轻的服务员递上菜单。正当宋时轮翻看菜单时,听见隔壁桌的服务员提到:"老板娘董姐今天去采购了。"这个姓氏让宋时轮瞬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问道:"请问,你们老板娘是叫董竹君吗?" 服务员显得有些意外,告诉宋时轮说要去询问一下。片刻之后,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服务员走了过来。这位老服务员解释说,这家饭店是用800大洋起家的,在解放前就开始筹备,如今终于开业。 听到"800大洋"这个数字,宋时轮的思绪回到了1927年。那时的他,刚从黄埔军校被释放。"四一二"政变后,他和其他100多名共产党学生被关押了一年多。出狱后,为了寻找组织,他从广州一路乞讨到上海,途中历尽艰辛。 在走投无路之际,他遇到了黄埔校友李棠萼。李棠萼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推荐他去找一位热心的女士。就是这位女士,在1929年的那个困难时期,不仅为他提供了住处和医治,还给了他800大洋支持革命事业。这笔钱,让他得以回到湖南继续革命工作。 二十多年过去,当年那个风餐露宿的革命者,如今已经是上海的警备区司令员。而那位慷慨相助的女士,是否就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娘?宋时轮决定等一等,他要当面向这位老朋友表达感激之情。 老服务员见宋时轮一直在等,便告诉他董老板每天中午都会回来查看饭店的运营情况。趁着等待的时间,服务员向宋时轮介绍了这家饭店的特色:每天中午都会为附近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是董老板特意安排的。 不一会儿,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走进了饭店。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种温婉大方的气质丝毫未改。宋时轮一眼就认出了董竹君。他起身相迎,向董竹君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董竹君听完后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了这段往事。她请宋时轮移步楼上的会客室,两人坐下来细细叙话。宋时轮向董竹君介绍了这些年的经历,特别是去年指挥淞沪战役的情况。 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第三野战军严格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力求将上海完整地接管过来。宋时轮带领九兵团,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在政治攻势上获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争取敌军起义,使得许多国民党军队主动放下武器,其中包括在凯福饭店和刘昌义部的4万多人。 更让董竹君感动的是,解放军进入上海后展现出的过硬作风。宋时轮告诉她,部队在找不到营房的情况下,宁可露宿街头也不扰民。有一次,部队负责看守一个食品仓库,里面堆满了罐头,战士们饥渴难耐却没有一个人动用仓库里的物资。 听完这些,董竹君感慨万分。她说当年资助宋时轮的800大洋,是她做过最有意义的投资。如今她开办这家饭店,除了谋生之外,也希望能继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支持,这也是她坚持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原因。 宋时轮表示,正是像董竹君这样的人,在党和革命最困难的时期伸出援手,才使得革命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如今的上海已经开始了新的建设,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这一切,都证明了当年董竹君的慷慨援助没有白费。 两人相谈甚欢,回忆往事,展望未来。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