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六千解放军被三万的敌军包围,为了不泄露机密,旅长下令烧毁重要文件,准备与敌人拼命,万分紧要关头,一个地主却站出来说:“别着急,我能帮助你们突围!” 旅长吴诚忠对老乡的帮忙十分感谢,当时他已经接到消息,国民党七十二师整编了三万士兵,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住,解放军尚且无法突围,他们是断不能让老乡去冒险的。 “老乡,你的情我们解放军心领了,可是国民党如今要围剿,老乡你帮了我们多日,国民党军队最是睚眦必报,你还是尽快躲起来吧。” 吴诚忠担心的这位老乡叫胡之杰,是当地的一名大地主,解放军辗转到这里的时候,胡之杰大方提供了住所,帮助解放军躲避追击。 胡之杰听到国民党包围了这里,却没有慌乱,反而自信满满地询问吴诚忠,国民党七十二师的头头是谁。 这事也不是什么军中机密,吴诚忠大方给胡之杰分享了信息,七十二师的师长和副师长分别叫傅翼和祝顺鲲。 胡之杰听后一拍大腿,“看来我没听错,就是这两个小子,如今他们都当上师长了,我正好会会他们。” 吴诚忠见胡之杰这么激动,想着他跟七十二师可能是旧相识,于是问胡之杰是不是认识他们。“听老乡的话里的意思,你跟七十二师的人有交情?” 胡之杰敲了敲旱烟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哎,我跟国民党说不上是交情了,都是年轻时的孽缘,不过跟这傅翼和祝顺鲲,我是说得上话的。” 原来这胡之杰早年也曾是国民党里风云人物,他是野路子出身,跟重视学校前后辈关系的蒋介石不对付。 胡之杰是川军部队的师长,虽然凭借战功打进了国民党核心,可是跟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仍然隔着一层。 蒋介石将权力紧紧抓在手里,对胡之杰这样外来的将领尤其警惕,国民党内部倾轧打压的事情不断。 胡之杰好好一个川军首领,后来在国民党内部不上不下,官不成官,将不成将。胡之杰年轻时是个火爆脾气,一气之下卸甲归田了。 当时他有两个信任的手下,正是傅翼和祝顺鲲,离开的时候,胡之杰对他们好生托付了一番,告诉他们若是受不起,干脆跟自己一起走了算了,若是还想当将军,就把自己当作例子,不要脾气那么直。 后来胡之杰隐居乡间做了地主,本来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都抛之脑后了,可是这次解放军到此地借宿,让胡之杰亲眼见到了解放军的军队素养。 胡之杰素来知道解放军军纪严明,可是他没想到底下的士兵居然真的能始终如一日的坚持,解放军借住期间,从来没有骚扰过当地的乡民。 而且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借东西,解放军有钱就付钱,实在拿不出也会立下借据。听闻国民党攻打的消息,解放军第一时间疏散乡民。 他们担心胡之杰因为帮助解放军被国民党军队报复,因此提出要护送胡之杰到安全的地方,这样先民后己的做法,让胡之杰叹服不已。 胡之杰一向自诩爱兵如子,可是他思量就是自己当师长那会儿,也不如解放军治军严明,但凡领兵打仗的,有谁不享有这样一支军队呢? 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让胡之杰决心帮助解放军,他佩服解放军的信仰,而且相信,这样的军队最后一定能取得胜利。 在胡之杰的坚持下,吴诚忠同意让他去劝说国民党军七十二师放行。胡之杰到国民党营房前自报家门,傅翼和祝顺鲲果然没有忘记胡之杰的昔日的教导之情。 三人推杯换盏,胡之杰是真心希望两位部下能有个好结局,他苦口婆心地给两位分析利害,陈述为何他要来劝说七十二军停战。 “两军士兵相残,就算两位老弟侥幸胜利,可是对于蒋介石来说,你们的作为是理所应当,你们劳心劳力,在蒋介石那里能讨着好吗?” “老哥我虽然不在军营,可是如今更能看清民心所向,老百姓对国民党什么态度,对解放军又是什么态度,国民党军队什么风气,共产党军队又是什么风气……” 胡之杰希望傅翼和祝顺鲲能为以后结个善缘,打这场仗两败俱伤,不打却能留条后路。傅翼和祝顺鲲从善如流,借口换防,给解放军留出了离开的通道。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23点赞】
岸边的陌生人
老将远见卓识,结下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