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为了躲避日军的铁蹄,决定将首都迁至重庆。这座山城瞬间成为抗战的心脏,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日军的狂轰滥炸,试图以恐怖手段打击国民政府的决心。 1939年5月3日和4日,日军的轰炸机如同黑压压的乌云,肆无忌惮地向重庆倾泻炸弹。此次空袭造成了惨重的平民伤亡,整个城市在火海中挣扎,令人心痛不已。 早在一年半前,国民政府意识到南京的安全形势岌岌可危,便果断迁都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245家工厂和大量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甚至连外籍大使馆也相继迁入。重庆一夜之间从区域性城市跃升为抗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到1939年轰炸前夕,重庆市区的9.3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了超过150万人,场面堪比历史上的盛世。然而,北方的骑兵当年无法渡过长江,而如今日本的轰炸机却能轻松飞抵重庆,令人感慨万千。 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日军的战线被拉得越来越长,补给线变得脆弱。为了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他们决定对重庆展开轰炸,以打击士气。 1938年底,武汉沦陷后,日军将赛马场改建为空军基地,代号“W基地”。这里可容纳二百多架飞机,由第一飞行团的寺仓正三少将指挥。经过训练,寺仓下达了“攻击重庆”的命令。然而,重庆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常被大雾笼罩,轰炸计划不得不延迟。 1939年5月3日下午,27架日本轰炸机如同黑鹰般在重庆上空盘旋。中国空军顾问陈纳德目睹了这一切,他在回忆录中描述道:“轰炸机如天鹅般飞来,投弹仓打开,数百枚燃烧弹洒落,火海肆虐,三天三夜不息。” 面对日军的疯狂轰炸,重庆的防御系统几乎无能为力。尽管提前得到了警报,国民政府的空军却未能有效拦截。许多市民缺乏防空意识,甚至在街头观望,认为日本人不会轰炸平民区,低估了他们的残忍。随着炸弹落下,火焰吞噬了城市,消防员无能为力。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将重庆市区的主要街道化为废墟。从朝天门到中央公园,繁华尽毁,火海蔓延。连外国大使馆也未能幸免,甚至连悬挂纳粹党旗的德国大使馆都遭到波及,足见日军的疯狂。 仅在5月3日和4日两天,重庆的繁华市区便化为一堆瓦砾。根据记录,这次轰炸造成军民死伤6314人,4871栋房屋被毁,25万人流离失所。这场轰炸不仅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桩罪行,更是激发了中国人民更强烈的抗战信念。 1941年,为了对抗日本空军的袭击,陈纳德将军在美国的帮助下,组建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誓言与侵略者抗争到底。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华期间的惨痛记忆,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这段历史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永不磨灭的教训。正如古人所言:“不忘历史,方能开创未来。”愿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为了躲避日军的铁蹄,决定将首都迁至重庆。这座山城
鹏举谈历史
2024-11-04 16:06:0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