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温海秀,高淑红,李树峰.睡眠时长与体质指数对高血压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4,44(12):1628-1632.
[2]曹思思,杨柳,胡显峰,等.膳食镁、膳食多酚与高血压的关系[J/OL].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1-4[2024-11-29]
[3]刘莉,林东杰,谢良地.《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的解读——胡大一教授在福州站巡讲的讲话精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11):1134-1136.
在心血管病领域,胡大一院士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无数患者与医者前行的道路。他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科研、教学以及公益事业等多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一生都在为提升国民心血管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胡大一院士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心血管领域也备受尊重,他发表了众多极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参与编写了一系列心血管病防治相关的专业书籍,其专业见解与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进程。
在过去,高血压如同隐匿于暗处的恶魔,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许多患者因缺乏对高血压的认知,在患病初期毫无察觉。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脂质在动脉壁沉积,使得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加剧,进而危及生命。胡大一院士深知高血压的危害,他一生都在探寻有效的降压方法,致力于将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普及给大众。
1946年7月,胡大一出生于河南开封。成长在医学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的胡大一,从小就埋下了一颗救死扶伤的种子,他的父母都是医生,治病救人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他眼前上演,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他考入了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从此踏上了心血管病防治的征程。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他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高血压患者,深刻意识到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如今已至杖朝之年的胡大一院士,依旧活跃在心血管病防治的前沿阵地,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为患者排忧解难。他自己虽未患有高血压,但家族中多人深受其害,这使得他对高血压的研究和防治更加用心。
许鸿光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的大半生都在工厂里辛勤劳作,年轻时为了家庭,没日没夜的加班,不在家吃饭的时候总是以咸菜、豆腐乳等腌制品下饭,退休后的他为了“弥补”前半生的辛苦,总是叫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桌上的饭菜也被“油腻”二字所代替。可本应享受悠闲的晚年时光,高血压却悄然找上门来。
2019年4月10日,闲来没事的许鸿光本想着叫几个老朋友好好的喝几盅,可刚拿起手机,突然感觉头部有些轻微的胀痛,脑袋也也有些昏昏沉沉的,仿佛有一层迷雾笼罩着,但他并未太在意,依旧拨通了电话。他觉得这只是上了年纪的正常反应,休息休息就会好。他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胀痛的症状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情绪稍有波动或者喝酒之后,这种胀痛就会加剧一些。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似乎也不如从前了,常常忘记一些刚刚做过的事情或者和别人的约定。这让他内心隐隐有些不安,但他还是没有往坏的方面去想,只是自我安慰可能是最近没休息好。
6月14日,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前来看他,他也毫不吝啬的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好酒,可就在刚喝没几口时,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的酒杯都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他试图稳住自己的身体,但双手却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老友们看到他的动作调侃道:这还没喝几口就开始装上了?许鸿光却打趣地说:“为了这顿酒,我连早饭都没吃,估计有些低血糖了”。
6月30日,许鸿光和老伴在小区里散步时,走着走着突然脑袋就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感觉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老伴见状立马上前来扶住许鸿光,这一次,他再也无法忽视自己身体发出的警报了,他立马就和老伴打车去了医院。
他来到了医院。医生进行了简单的体格检查,随后为他进行了血压、血常规、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他的高压竟然达到了187/112mmHg,总胆固醇检测值为6.85mmol、甘油三酯显示为 3.52mmol/L,许鸿光被诊断为高血压三级合并高脂血症。经过入院一周的监测,许鸿光的病情逐渐稳定,医生根据许鸿光的症状为他开了一些降压药和降血脂的药物,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吃药,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避免情绪激动,还要定期来医院复查。
拿着医生开的药,许鸿光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健康了,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他把药放在床头,生怕哪天忘记吃了,饮食也变得格外小心,尽量减少盐的摄入,油腻的食物更是碰都不碰,珍藏多年的好酒也送给了好友。为了控制血压,他还每天增加了运动量,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慢跑半小时,晚上还会在院子里打半个小时太极。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也似乎有了一些起色。他的头痛症状减轻了许多,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在每次测血压时也都在120/80mmHg。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对未来的生活又充满了信心。复查时血脂也都在一点一点往下降低。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时间。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2020年7月11日早晨,许鸿光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去跑步。当他穿上鞋子的那一刻,突然感觉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整个房间都在不停地旋转。他试图扶住旁边的桌子,但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幸好老伴及时发现,将他扶住,才没有酿成大祸。老伴着急的拨打了120。
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经过一血压、血常规、脑CT等一系列检查,发现他的血压竟又高达180/99 mmHg,头颅CT显示:脑实质内可见多发低密度病灶。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一较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范围约7×5mm,其密度均匀,周围脑组织可见轻度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根据许鸿光的症状和检查的结果,医生最终诊断为脑梗死。
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虽然许鸿光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但他的血压都一直在180/100mmHg左右,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儿子看着父亲如此痛苦,他心痛不已,四处打听治疗高血压的专家。在多方咨询后,他得知了胡大一院士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卓越成就,于是带着父亲辗转找到了胡大一院士。
走进诊室,许鸿光的儿子满脸焦急地向胡大一院士讲述了父亲的病情。他紧紧握着胡院士的手,眼中满是担忧与期待说道:“我父亲已经坚持吃药一年了,每天都清淡饮食、坚持锻炼,烟酒更是敬而远之,为什么还会发生脑梗呢?”胡大一院士仔细地翻阅着许鸿光的病历,又耐心地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用药情况以及运动方式等细节。
一番交流后,胡院士面带笑意的说:“虽然你父亲的生活习惯做得已经比80%的病人要好了,但却忽略了一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一点点将你的身体带入了绝境。最好的降压运动并非是跑步和太极,回去之后你只要听我的话,做好这三件事,保证悲剧不会再次发生……”
一、睡眠管理
睡眠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与调整,稳定血压波动。许鸿光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时,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门晨跑,晚上还会再打半个小时太极,因为花时间去锻炼,而较少了休息时间,加上患病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晚上经常失眠,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致使血压一直没法稳定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心理调适
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许鸿光经历了多次病情反复,内心必然充满担忧和焦虑,这对许鸿光的血压控制极为不利。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了解高血压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不要过分恐惧和担忧疾病的发展,避免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从他们那里获得情感支持。
三、社交互动社交互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许鸿光患病后可能会不自觉地减少社交活动,但这不利于他的病情恢复。他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的健康讲座、老年活动中心的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他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感受到社会支持,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社交互动还能丰富生活内容,让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会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心情也会变得愉悦。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拓宽视野,避免过度关注自身疾病,减轻心理负担,进一步促进血压的稳定控制。
许鸿光的故事为更多的人提了个醒,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降压的行列中来。而胡大一院士,依然坚守在高血压防控的第一线,用他的智慧和爱心,为更多高血压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他深知,降压之路虽然漫长且艰难,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
(注:《回顾:78岁胡大一院士:降血压秘诀不是跑步和太极,很多人推荐?》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胡咧咧
什么玩意儿,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