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虎纹石磬,商,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P5,石磬,二里头文化,1974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
P6,玉虎,商
P7-8,玉虎、玉马,商王武丁时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P2-4,虎纹石磬】
商
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2.5厘米
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妇好墓中出土5件长条形石磬,制作比较精细,磬身上分别刻有文字和鸮纹,其中有3件,均为白色,泥质灰岩,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编磬。
这件虎纹石磬的石质呈青灰色,形状与二里头文化东下冯遗址出士的石磐大致相同,上方有一供悬挂圆穿。
这件虎纹石磬可称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纹,据测定此磬已有5个音阶,可演奏不同乐曲。
【P6,玉虎】
商
长5.3厘米,宽1.4厘米
青玉,虎作匍匐状,伏耳,下颌抵地,四肢粗壮,尾硕大几乎与身等宽。虎号称百兽之君,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开始被人神化。仰韶文化墓地内发现了用蚌堆砌的龙、虎造型,说明虎和龙一样成为人们崇拜的神兽。
商代妇好墓中出土八件玉虎,造型工艺繁简不一,但都刻意表现虎的威猛。
殷墟出土大型虎纹石磬(P2-4),风格与此虎颇接近,侧卧,头部硕大,张口露齿,上下尖齿很长,头顶还有一个角状的装饰,威猛之气赫然而生。
国家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