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真武汤方与五苓散方的区别 真武汤证与五苓散证均属下焦水邪为患。但真武汤证由少阴水脏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而成,故其证以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为主,并兼见阳虚寒盛之象,治当温阳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 五苓散证为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太阳水腑气化失职,水蓄膀胱之腑,故以小便不利,口渴欲饮,少腹里急为证候特点,并兼表邪不解的脉浮、微热等,治以通阳化气,行水解表之法,方用五苓散。 阳气之本性是上升,阳气要下降入阴位而行成坎阳,那么阳气就要附着在水阴的下降而下降,通过水阴的下降来输送阳气下降入阴位入肾。 当水的通道受邪热,水下降受阻,此名水逆。水逆亦会引发吸附于水的阳气上逆,此阳浮于表即发热。此阳与离阴作用即为汗,此类发热汗出的本源是水道受邪热阻塞了水的下降。此即是五苓散的阴阳原理。 如果是血道受邪热,此即为血淤。血淤症亦有发热汗出,其理与水一样。 两者之区别水在表,而血在里。表为阳而里为阴。背为阳而胸为阴。因此五苓散症之汗当在背部和头面。血淤症之汗当在胸腹。 前数日治一胸前汗如水流的患者,即用血府和膈下逐淤汤服之而胸汗止。 真武汤:阴之本性是沉降,阴位的阴要上升到达阳位而成离阴。那就需要有气有风去推动阴上行。如果阴位的阴受寒凝,那么上升推力不足,那么会导致阳位阴不足。真武汤之附子即去阴之寒凝,白术运脾,生姜增生发上升之力。
讲讲真武汤方与五苓散方的区别 真武汤证与五苓散证均属下焦水邪为患。但真武汤证由
岭南脾胃
2025-04-02 19:43:26
0
阅读:79
春风秋雨
下肢轻微水肿,表面皮肤发痒,是用真武汤还是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