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少年时,家道中落,只能在镇上柳员外家做劳力,负责搬运建造房子的木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是饭量奇大,令人瞠目结舌。 薛仁贵的父亲老来得子,父亲比较宠爱他,并且他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作为名将后代,家中也算殷实。 但是可惜薛仁贵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少年的薛仁贵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可薛仁贵毕竟是名将后代,心中还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得了闲他就会看兵家之书,“旗幡五彩按三才,剑戟刀枪四面拍,方天画戟为龙角,拂地黄旗鳞甲开”,这些兵书中的内容他都信手拈来。 当时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薛仁贵每天学文习武就是想有朝一日报效朝廷,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而他成为大国名将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当时的他一直在镇上柳员外家做劳力,负责搬运建造房子的木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员外相当于现在的政协委员,官职可是不小,因此在柳家中干活的苦力人数庞大,但是要比饭量和力气,没人比得上薛仁贵。 他和众人一起吃饭时,别人看他竟然这么能吃,光是米饭就足足有一桶之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饭桶”了。 众人见状都纷纷睁大了眼睛,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窃窃私语道:这个人是不是八辈子没吃过饭啊,都像是看见了怪物一般。 薛仁贵在吃完最后一碗饭之后抬眼看到众人,也不好意思的笑笑。 虽然每天供给薛仁贵的饭很多,但是员外家并没有像辞退他的意思。 一是因为员外家家底很厚实,不差他的那些饭食;二是因为薛仁贵力大无穷,曾有传说他凭借一人就可以放倒狂奔的马车;三是薛仁贵自己也知道他的饭量比较大,因此很早就跟管家说自己干活不要钱,管饭就行。 别人都是两个人抬一根木头,还累的不行,但是薛仁贵一出手就是两根木头,跟玩玩具一样。 在之后抬木桶是更是惊呆了众人,只见他把木桶捆在木头上,一个人就提了五六个水桶。 薛仁贵不仅在这里有了栖身之地,还遇见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柳银环。 其名字并无可考之处且大多来自于戏曲中,虽然历史中对柳银环的描述不多,但是她对于薛仁贵日后成为名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柳银环是柳员外的女儿,她见薛仁贵在空闲时期总是读书,便于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柳家姑娘渐渐迷上了这个有着家国思想的男人,慢慢地,二人生出了情愫。 在古代成婚十分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应相当,这样才适合结亲。显然穷小子薛仁贵并不是员外心中合适的女婿。 无奈,女儿大了父亲管不住。薛仁贵就和柳银环有了自己的小家,二人在家乡以耕田为业。但是柳银环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有大志向的人,并不能局限于耕田劳作。 一次薛仁贵准备给家中的祖先迁移坟墓时,柳银环说道:“夫君以你的才华与智谋,只要把握住机会一定可以成就大事,如今皇上正在打算亲征辽东,正在到处招揽猛将,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呀!夫君不如参军博个功名,待成就大事衣锦还乡时,再来迁移祖辈坟墓,岂不是更有意义?” 这一番话把薛仁贵点醒了,后来薛仁贵应征入伍,并取得了赫赫战功。 三箭定天山,利用擒王之略,仅3支箭就几乎摆平13万人。 在初唐时期唐朝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薛仁贵在战场表现突出,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等到唐高宗时期他的战绩依旧令人折服,唐高宗因此让他镇守玄武门。 慢慢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在云州之战时,当薛仁贵报出自己的名讳之后,敌人们吓得腿肚子都打转,气势全无,可见他在敌人的心目中有多么的强大。 功成名就后的薛仁贵完成了当年的愿望,让列祖列宗都能以他为荣,并且为国家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 晚年的薛仁贵和妻子及孩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69岁的薛仁贵重新被朝廷选用,带兵出征雁门之战,大胜突厥10万大军,完成人生最后一击,为他的战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683年3月24日,薛仁贵去世,终年70岁。高宗册赠予其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现埋葬于山东省嘉祥县。
薛仁贵少年时,家道中落,只能在镇上柳员外家做劳力,负责搬运建造房子的木材,工作勤
江樵品史
2025-03-31 16:59:03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