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1年,陈后主在后花园撞见了表妹沈婺华,只觉眼前一亮,便情不自禁地与她搭讪。事后,陈宣帝将其赐给了陈后主。可沈婺华在为父服丧期间,陈后主转头爱上了妖艳的张丽华,废了沈婺华。而杨广却把她当成宝,沈婺华也因此成为了观音的原型。 公元571年的一天,陈宣帝的太子陈叔宝来到后花园散步,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花丛旁,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看书。 陈叔宝自幼长在深宫大院,接触到的都是侍女和老妈子,眼前这个少女低垂着眼帘,专注地读书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陈叔宝的目光。 他悄悄地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轻声说道:“请问姑娘芳名?” 少女从书中回过神来,看到一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少年郎站在眼前,正微笑着向她施礼。 少女放下手中的书卷,轻启朱唇,柔声说道:“我叫沈婺华,父亲是沈君理,我跟随父亲到朝中办事,在此等候父亲。” 陈叔宝眼见面前的少女长得端庄典雅,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心中很是喜欢。 一听竟然是姨家的亲闺女,不觉心中一动。接着说道:“原来是表妹驾到呀!我叫陈叔宝,咱俩小时候还见过面呢!如今表妹生的明眸皓齿,容貌秀丽,表哥一时之间倒也没有认出来呀!” 沈婺华一听,眼前就是太子陈叔宝,紧忙上前礼拜,陈叔宝拉住沈婺华的手,悄声说道:“我想禀报父王,让他将你赐我为妻,你看如何呀!” 沈婺华羞怯的低下了头,娇羞的说:“这事,全凭父亲做主。” 原来,沈婺华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会稽穆公主就早逝了,沈婺华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养成了沉稳、淡定、宠辱不惊的性格,并且,熟读史书,知书达礼。 陈叔宝就将此事告诉了父亲陈宣帝,父亲陈宣帝也正有此意。虽然这场婚姻有点政治联姻的色彩,但两个年轻人都心有属所,相互爱慕,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沈婺华嫁过来后,成为太子妃。刚开始,两人新婚燕尔,恩爱有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沈婺华好静,平日里养成节俭之风,不喜奢华,不善打扮,不会媚惑陈叔宝;可偏偏这个陈叔宝喜欢热闹,爱好奢华,讲究享乐,喜欢会撒娇卖萌、争宠吃醋的女子。时间一长,陈叔宝就对沈婺华冷淡了下来。 又过来十一年,陈叔宝登基做了皇上,成为陈后主,沈婺华自然成为了皇后,母仪天下。 不久,沈婺华的父亲去世,沈婺华非常伤心,她主动搬到别殿,为父亲服丧守孝。朝中大臣看皇后如此孝顺,都很是敬佩。 沈婺华思父伤心,整日泪水连连,忽略了陈后主的感受。陈后主不愿意天天看着这样一张挂满泪水的脸,就在后宫妃嫔中,寻找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之人。 即使偶尔来到沈婺华的寝宫,也是坐一会儿就走,沈婺华也不挽留。 一日,陈后主差人送来一封信,上写: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沈婺华提笔回道: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两人关系的离疏,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这时,妖艳的妃嫔张丽华抓住时机,利用自己的绝世容颜,加上媚惑之术,死死地将陈后主栓在自己身边。 为了能够博得张丽华的开心,陈后主大兴土木,为张丽华建造寝宫,封为贵妃,掌管后宫之事,竟把真正的皇后给架空了。 陈后主深陷在张丽华的温柔乡里,整日里纵情享乐,哪里有心思治理朝政。 皇后沈婺华很是担心,陈后主不来她的寝宫她不生气,可是陈后主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作为一国之母,就不得不说。 沈婺华多次劝诫陈后主,远离酒色,勤于朝政,并以史明鉴。陈后主哪里听得进忠言,反而责怪她多管闲事。 在张贵妃的枕边风下,陈后主有了废掉沈婺华,重立张丽华为后的打算。 或许沈婺华命中注定,陈后主还没有来得及废后,就被推下了台,成为隋炀帝杨广的俘虏了。 杨广早就听说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品格出众,心中很是佩服。杨广将沈婺华留在身边,还专门安排了一处寝宫,让沈婺华依旧过着清静的日子。杨广每次出游,都会将沈婺华带在身边。 可惜好景不长,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的江山岌岌可危。这时,有人提出让城里的老人和孩子做肉盾,去抵御士兵的进攻。 沈婺华听说后,就化妆成观音大士,来到阵前,吓退了士兵,解救了城中众多的老人和孩子。 老百姓都感念沈婺华的救命之恩,纷纷把她的画像,当做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供奉在家中。 后来,沈婺华回到老家,在山东莱山白云庵出家,法号“观音”,青灯古佛相伴,潜心修行,终被奉为“观音”的原型,世代流传。
公元571年,陈后主在后花园撞见了表妹沈婺华,只觉眼前一亮,便情不自禁地与她搭讪
江樵品史
2025-03-31 16:51:46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