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竟发现周恩来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

品古观今吖 2025-03-31 11:15:53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竟发现周恩来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是82308元,再加上30年的存款利息,如今账户金额高达已经46.7万元。   这笔钱,对于当时平均工资只有百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可在其存入后,整整三十年之久从来没有动过一分。   这笔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随着工作人员的深入调查,三十年前关于这件事情的真相才终于浮出了水面。   在1967年,正值新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外国华侨在听到中国的艰难处境后都会选择以捐款或者回国的方式来回报祖国。   刘本昆和刘道蕊就是其中之一。   刘本昆原本就是一名马来西亚的华侨,在毕业以后来到了英国工作,认识了妻子刘道蕊并相爱结婚。   刘道蕊原本并不是一个中国人,在和自己的丈夫结婚以后,她才拥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   他经常从丈夫的口中听到他的家长,她努力的幻想着。并且向往有一天她可以和丈夫一起回到家长,回到丈夫长大的地方生活。   在英国工作的这些年里,刘本昆一直都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希望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能够帮助一把。   可是他毕竟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很多的时候的对于国内的形势他都是无力回天。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终于有机会并且也坚定了自己回国发展的意愿。   在回国之前,看着自己这些年在英国苦苦打拼下来的资产,刘本昆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便决定要将其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   这似乎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于一心关注祖国发展归心似箭的刘本昆来说,就显得毫不费力。   出乎他的意料,他几乎没有费力就说服了妻子同自己回国,并且也同意了刘本昆的提议,愿意将他们的资产全部变现来支持祖国的发展。   可是这时候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虽然他们有能力捐赠了,却没有可以捐赠的途径,要怎么才能把这笔钱送到正确的人手上运用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呢?   由于还不熟悉国内的形势,刘本昆还是选择了一个在他看来最稳妥的方法——以匿名的方式将这笔钱的汇款单邮寄到周恩来总理的手中,并且附上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让他想不到的是,收到这笔钱的周恩来总理却是彻夜难眠,1.2万英镑在方面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可是捐赠的人却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他在收到这笔钱后,立即找到了自己的助手,并且表明,这笔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能够改变一生的,对于人民的个人资产,国家不能就这样收下,一定要找到捐赠这笔钱的人,把钱送回去。   在交代完以后,周恩来总理就在写好证明材料后,以自己的名义将这笔钱存到了中国银行。   却没想到这笔钱一存就是三十年。在当年匿名捐赠的钱款哪里那么轻易就能找到源头的。久而久之这件事就这样的搁置下来。   一直到1997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意愿,工作人员找到了已经在中国定居享受着退休生活的刘本昆夫妇。   他的妻子早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两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生活,虽然清苦,却十分的快乐。   在得知了工作人员此次到来的意图以后,看着如今已经卧病在床的刘本昆,刘道蕊却出人意料的拒绝了这笔钱。   “已经捐赠出去的钱怎么能够再拿回来呢?更何况如今我也是一名党员了,中国就是我的家,为自己的家做一些贡献原本就是应该的。”   此刻的刘道蕊已经花甲之年,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的是刀刻斧凿一般的痕迹,可她的笑容却将所有的皱纹全部化解,只留下溢于言表的善良。   而后,在工作人员和刘本昆夫妇共同商议之下,这笔钱最终被用作奖励银行内部工作优异的员工,也算是在另一种形式上帮助了祖国的发展。   至此,这笔尘封了三十年之久的巨款,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去处。   刘本昆夫妇是善良的,他们对祖国的爱倾其所有,热烈且真挚,他们毫不顾忌自身的全力付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0 阅读:67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