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六子允禄,人称“十六傻”,却躲过九子夺嫡,熬死雍正,卷入谋反案也只是被乾隆罢官了事,最后平安活到了七十三岁,他到底凭什么? 允禄出生于1695年,是康熙的第十六个儿子,他的生母是密嫔王氏,在宫中名不见经传,因此允禄并不算受宠的皇子。 在康熙看来,允禄精通数学,又通晓音律,爱好与自己相同,他总是能分给这个儿子一些注意力。 但仅限于此,对于大位,康熙从没考虑过允禄。 不过,允禄并不关心,还得了个“十六傻”的外号。 康熙晚年时,太子忽废忽立,始终没有一锤定音,引起了诸位皇子激烈争夺,这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这里面,最有声望的三位阿哥,分别是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 而胤禩,又是帝位的夺冠热门。 从皇子来说,有多位皇子站队八阿哥胤禩,尤其是种子选手之一的十四阿哥禵,也是站在八阿哥胤禩这边的; 从臣子来说,朝中像隆科多一样的权臣,都更看好八阿哥胤禩,因此也都把橄榄枝投给了八阿哥胤禩。 明眼人都知道,八阿哥胤禩比四阿哥胤禛更有优势。 但不管谁去问允禄,他都是一问三不知,还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因此大家背地里都叫他“十六傻”。 明面上看,允禄既不为自己打算,也没有站队任何一个皇子的意思,他似乎是要保持中立的态度。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允禄是支持胤禛的。 1723年,四阿哥胤禛登上帝位,即为雍正帝,不久后,他下诏封十三阿哥允祥为怡亲王、十七阿哥允礼为果亲王,令十六阿哥继承庄亲王王位。 允祥、允礼是胤禛的跟随者,封王无可厚非,但胤禛却让“看似无功”的允禄继承了庄亲王王位,这是什么情况呢? 1723年,庄亲王博果铎去世,生前没能留下儿子继承王位,宗人府给出的建议是让博果铎弟弟博翁果诺之子福苍继承庄王之位。 然而,雍正却一口回绝了。 之后,雍正下令,以皇太后乌雅氏的名义,命令康熙帝的十六子允禄过继为博果铎的儿子,允禄就继承了庄亲王的王位。 也是在这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这个“十六傻”原来是四阿哥的有力支持者,他一直通过手上的内务府,适时地帮助胤禛完成大业。 而雍正,也回馈给允禄信任。 除了力排众议,让允禄承袭庄王之位,还先后让他担任了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等重要职位。 雍正过世后,允禄仍然荣宠不衰。 乾隆时期,允禄依然得到重用,甚至还得到了皇帝的偏爱。 乾隆令允禄总理王大臣,还同时让他管理工部一切事宜,赏赐更是时不时就会赐下。 后来,理亲王弘晳谋反一案,允禄被牵扯进去,但乾隆只是罢了他的官职,没做其他惩处。 换作旁人,或许早就身首异处,可仅仅几年后,乾隆就恢复了允禄议政大臣的身份。 这只能说,是皇帝的偏爱。 公元1767年,七十三岁的允禄,安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允禄的一生,平平淡淡,还被人送了个外号“十六傻”,然而他却躲过九子夺嫡,熬死了雍正,甚至卷入谋反案也只是被乾隆罢官了事,最后七十三岁善终。 这离不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低调,不争不抢,谨言慎行,不急于张扬自己,踏实做事,用自己的方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这份低调,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他的仕途和命运,当然这一切,都是允禄自己种下的因,最后他自己也收获了饱满的果实!
康熙十六子允禄,人称“十六傻”,却躲过九子夺嫡,熬死雍正,卷入谋反案也只是被乾隆
品古观今吖
2025-04-01 10:54:05
0
阅读:55
廣陽上人
这才是人间至顶之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