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为了给新四军买棉衣布料,凌少农直接向日军坦白:“我是新四军。”没成想,他不仅顺利买到布料,还意外收获20多杆枪。 当时日军实行“三光”政策,致使新四军根据地物资短缺,制作棉衣的布料,更是迟迟没有着落。 这时,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以麦换布。 日军因为偷袭珍珠港,扩大战线,需要各种物资,他们有布,却没有粮食。 恰好当年根据地的麦子收成很好,在得到领导指示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侦察股长凌少农的身上。 凌少农为人机敏,但他之前都是负责抓俘虏、探敌情,这样的任务还是头一遭。更何况,以麦换布这样的行动动静太大,很容易暴露,他心里也有些慌。 蔡部长语重心长:“这件事的确很困难,但关系到我们部队的切身利益,希望你能接受这个任务。”听到领导这样说,凌少龙当即表态:“坚决完成任务。” 凌少农立马乔装,与侦察员管栾兴骑着自行车连夜出发,来到王集。 他们找到地下区委书记臧玉臣,了解了新安镇的境况以及物价。随后臧玉臣为他们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去找他的姐夫帮忙,另外还特意准备了假的证件与名片。 次日一早,凌少农二人拿着准备好的证件,顺利进入新安镇,找到臧玉臣的姐夫马掌柜。 马掌柜家是开粮行的,对当地形势了如指掌。他主动去日本洋行打探,很快便带回消息:洋行的老板吉田同意交易,但因为布匹涉及资敌问题,所以有些顾虑,要求当面谈。 次日见面后,双方寒暄了几句,吉田就直奔主题。在得知凌少农能搞到至少500石的粮食时,吉田心里已经满意,但他还是直勾勾地盯着凌少农,试探着问:”你很痛快,但看起来像个军人,你到底是什么的干活?“ 凌少农回答地很干脆:”不瞒你说,我就是新四军。“这话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吉田愣在那里,马掌柜也惊出一身冷汗。 看到大家这种反应,凌少龙随即哈哈大笑几声:”我不和新四军打交道,能买到麦子吗?“ 虽然受到惊吓,但这样一来,吉田反而信任他,还开始讨价还价。 随后双方商定在龙泉沟进行交易,并邀请镇上三位有声望、资产多的人做保。 第三天,新四军运来100多车麦子,吉田也派了4个人将布料送到龙泉沟,双方光是进行盘点交换就又耗费了两天时间,新四军还趁机去镇上买了一些药品。 好不容易办完事,谁料吉田的车刚开走,突然冒出20多个土匪,举着枪气势汹汹地威胁道:”给我们一些,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原来这些土匪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大阵仗,也想来分一杯羹,但又不敢招惹日军,生等着日军的车走了才窜出来。 凌少龙走上前去,先是以礼相待:”我们是做买卖的,大家都是朋友,不要伤了和气。你们先回去,有事咱们再商量。“ 但这些土匪根本不吃这一套,其中一个黑大个儿走上前来,骂骂咧咧:”少说废话。快把布和麦子拿来,不然跟我们到嶂山走一趟。“说完,后面几个人蠢蠢欲动,要上来抓住凌少龙。 凌少龙”哼“的冷笑一声:”既然这样,就别怪我不够朋友了。“说完把手一扬,一个连的人涌了上来。这帮土匪立刻傻眼,赶紧跪地求饶,缴械投降。 凌少龙看他们还算识趣,就没过多为难,趁机宣传了一番新四军的政策,只交代了一句:”回去告诉你们大当家,以后如果想抗日,就来找我们。“随后就把他们都放了。 没想到此行不仅解决了布料问题,还意外缴获20多杆枪。更为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贸易要道,以后更加方便解决部队补给问题。 像这样机智且大快人心的事情,在抗战期间,其实还有很多。有些人或许很少上战场,却也冒着生命危险,为党和战士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是只有流血牺牲的才叫英雄,哪怕是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都值得我们崇敬。 抗战能够胜利,不是单人单事就能成功的。众多个人的力量积攒起来,才能够强大到足以抵御外敌。
由于29军一见日军就痛下杀手,仗打了好久一个活口都没有,宋哲元发话:抓一个活的奖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