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鹿纹盘,被施工人员破坏的墓葬出土

坚持走路 2025-03-29 15:01:09
P1-2,青花鹿纹盘 P4-6,青花缠枝花纹杯 【P1-2,青花鹿纹盘】 元 口径16.5、高1.5、底径13厘米 1985年益都粮库工地出土 盘口沿呈七瓣葵花形,唇边外折,浅腹设计,平底无釉。釉质细腻,白中泛青,莹洁光亮,青花色泽鲜艳且深浅不一。积釉处偶尔可见少许黑斑,为这件瓷盘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盘边缘用青料绘有一周卷草纹,盘心则描绘了两棵交叉的倒垂柳,树枝在微风中飘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态美。 树下画有一只鹿,鹿作回首仰头状,一只前足抬起,三足踏地,作观望状,似乎在招呼同伴,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盘心边缘还绘有兰草、石头及其他花木植物,图案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三件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为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青花缠枝花纹杯 【P4-6,青花缠枝花纹杯】 元 口径7.5、高4、底径2.9厘米 葵花形口沿,圈足,足内无釉。内口沿绘卷草纹与细弦纹,杯心绘缠枝菊花纹与宽弦纹。外边缘饰青花纹带一周,腹部绘缠枝菊花纹与弦纹。胎体稍显厚重,纹饰较粗,显得敦实、沉稳。 这种杯因胎质厚重,器形小巧,将杯覆合手中,大小恰合掌心,故有“压手杯”之称,可做茶具、酒具及其他生活用具。 1985年4月,在位于山东青州东阳城北约800米处,一座国家粮库储运中转站正在紧张的施工中。13日下午,博物馆接到粮库工地打来的电话,称这里发现一座墓。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该墓葬已经被挖得面目全非了。 根据仅存的墓葬形制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反映,这应该是一座穹窿顶、近似方形的砖室墓。因毁坏严重,施工方急于施工,无法进行进一步清理,只好将已经破损的青花瓷器碎片,全部拣选后带回博物馆。 在进一步清理粘对中,初步认为这是几件元代青花瓷器。因为墓葬毁坏严重,只知道墓葬为穹窿形顶,并没有可以相佐证的文物出土,只能根据其他相类似的元代青花瓷器加以证实。 该墓葬出土青花瓷器拣选修复后共有三件:一件为青花龙纹玉壶春瓶,一件为葵口鹿纹盘,另一件为菊花纹盏杯。 此墓出土的三件青花瓷器,一瓶、一盘、一碗,为墓葬中常见的器物组合,从胎、釉、造型、纹饰、青花的发色看,处处都表现出元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三件瓷器胎体均坚致细密,较为纯净,局部含有少量杂质,呈铁褐色小点状,胎体从口沿到底部由薄逐渐增厚,玉壶春瓶和碗尤其变化明显。 青州博物馆

0 阅读:0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