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能力目前在小米汽车上是过度溢出的
从产品上来说 SU7是一款运动型轿车,是被无数媒体kol认为没有市场的车型 而且SU7在智驾方面并不突出,存在明显短板
从市场表现上来说 即使过年加班加点去交付,但依然跟不上订单的增长速度
一款车承载不了小米的能量 一个工厂也承载不了小米的能量
今年YU7拥有了更好的车身形态(SUV) 如果再拥有了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能力 我在想这需要几个工厂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后续再有神秘液体的加入 小米的上限又在哪里?
理想汽车用了5台车9年,实现了累计交付100万,单年销量突破50万 小米达到整个成绩,3台车5年能行吗?
米酿的都酸了
高速自刹停,县道断轴,这是值得熟虑的问题
车前草
一个个路上经典案例,成就米车热门翘楚,刺激了广大涉车不深者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