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战火纷飞之时,地主王学文在自家门前发现了一名昏迷的女兵,名叫吴仲廉。她刚刚生下一个男婴,却因寒冷与饥饿几近虚弱。吴仲廉将婴儿交给王学文夫妇,并含泪说道:“大哥,孩子跟着我活不长,叫王继曾,以后他就跟您姓。” 吴仲廉与丈夫曾日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王学文——一个虽为地主,却仁厚善良的人。王学文无惧风险,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托付,保证会养育孩子直到成年。 然而,战争无情。几个月后,曾日三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吴仲廉也被敌人捕获。王学文得知吴仲廉被救出,却得知她因继续参战和怕连累他人,未曾见到自己的儿子。1950年,王学文与妻子把王继曾抚养成大,然而组织终于通知他们,吴仲廉准备将儿子接回。 经过深思熟虑,王学文决定让王继曾回到亲生母亲身边。临别时,王继曾痛哭不止,紧紧抱住养父母,情感溢于言表。王学文含泪告诫儿子:“你母亲的条件比我们好,跟着她更有前途。”尽管心中不舍,夫妻俩最终放手,让王继曾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回到母亲身边的王继曾,虽获得了更好的生活,却始终未忘养父母。为了感激王学文夫妇的抚养之恩,组织曾提供资助,但王学文始终拒绝了。他们的决定,源于深深的责任感与大义。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无数像王学文这样的普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接过了英雄的孩子,默默承担起抚养的责任。山东乳山市的“乳娘”们,正是其中的典范,她们无私奉献,用乳汁滋养着英雄的后代,确保这些孩子平安成长。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勇气和奉献,构成了那个动荡时代最温暖的力量。
王继曾:战火中的英雄儿女与养父母的深情
江樵品史呀
2025-01-27 11:29:1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