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投行和互联网的我们,都已回归平庸

帕尼说求职 2025-01-07 16:03:28
近期给很多25年求职的同学在做规划。 我发现,大家面对“金融+互联网+科技企业+泛体制+外企”这么多的行业&企业,普遍比较迷茫。 恰好最近跟蛮多老朋友聊天,我想借此机会,给即将求职的同学们几个重要的结论作为参考: 【当年的我们,确实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而现在觉得自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我们这群人,均是金融/互联网大厂起步,有做IBD/投研/产品经理/程序员的,大家的共同特征是: 1、均已实现过“百万年薪”的目标。区别在于,有的人是25岁实现“年薪百万”,有的人是30岁实现的“年薪百万”。 2、均经历过裁员的恐惧。区别在于,有的人已经被layoff,有的人“沉浸在”可能被layoff的恐惧中。 3、均感到疲惫和迷茫。疲惫在于,企业之所以愿意给你高薪酬,是看重你能创造的价值;迷茫在于,想不明白,一旦丢失了这份职业,自己还能做什么? 4、均失去了“诗与远方”。在职场/生活的“双重挤压”下,关注“眼前”反而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过来人想给大家的takeaways】 1、初入职场,大家常以为自己的高薪靠的是Alpha,回过头发现是行业beta在发挥作用 2、无论你从什么职业起步,在3-5年后都会觉得工作“索然无味”甚至“面目可憎”。 3、看起来成功的早的人,跌落的可能也更早,职场拼的是长跑而非短跑。 4、工作5年后,决定你生活幸福感的不是职业和年薪,而是你的生活。

0 阅读:0

评论列表

雲

2
2025-01-07 18:47

第四点太对了,兄弟,昨天我还在和一个朋友讨论,工资*2生活不会有质的飞跃,但要牺牲的很明确;*5又没有特别明确的路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生活才是幸福度真正的来源,父母,爱人,兴趣爱好etc。

淪陷。-

淪陷。-

1
2025-01-07 18:16

回头看都是均值回归真没啥意思

连载神器

连载神器

1
2025-01-07 19:04

不太缺钱,从事喜欢的工作也会在几年后索然无味吗?

帕尼说求职

帕尼说求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