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多少,看指纹便知?】健康真探社“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

绍元看健康 2024-12-27 09:35:05

【财富多少,看指纹便知?】健康真探社“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坐着走,九斗十斗享清福”,这句流传在我国民间的话,将指纹的斗和簸箕与个人的财富命运联系在一起。尽管这些说法听起来似乎充满了迷信,但它们确实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曾掰着手指数自己有几个斗和簸箕,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做法的可信度不高,但它或许能带来一个“好兆头”。   指纹的独特性与生物学机制   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始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在胚胎发育到10周时,指纹的初步模式就开始形成,并在14周时基本确定。指纹的这种特殊性和长期稳定性使其成为公安机关识别个体的重要依据。然而,指纹的具体形成机制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基因在其中的具体作用也尚未明确。   科学研究揭示指纹形成之谜   2022年1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团队、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等多所国内外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一项关于指纹形成机制的研究,该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细胞》上。这项研究揭示了两个重要的发现:   1. 指纹与肢体发育相关:    研究人员对2.3万余例个体的指纹花纹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这些基因座主要集中在与肢体发育相关的通路中,而非皮肤发育通路。研究表明,指纹的花纹与手指长度比例密切相关。例如,小指相对较长、手掌较长的人,斗形花纹较多;而食指远端指节较长的人,斗形花纹较少。   2. 指纹与遗传病的关联:    研究还发现,指纹可能在未来用于早筛某些先天性遗传病。例如,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患者通常有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白血病患者的斗形花纹数量较多。目前,相关机构已获得唐氏综合征肤纹辅助筛查专利,未来指纹或将成为辅助筛查唐氏综合征的重要参数。然而,指纹学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发现尚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佐证。   指纹变淡与恢复   指纹是伴随我们终生的特征,但有时人们在使用指纹解锁、指纹打卡时会遇到问题,这很可能是由于指纹磨损所致。中山市中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组组长关健缨副主任医师指出,长期劳作(如经常洗涤、浸泡水中)会导致指纹暂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家庭主妇手”。   指纹磨损还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如内格利氏综合征、网状色素性皮病、对称性进行性先天性红斑角化症患者的指纹容易因洗涤用品的影响而变浅、消失。   那么,被磨损的指纹能否恢复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主任董正邦表示,指纹是否能恢复取决于其消失的原因。例如,因皮炎、湿疹等皮肤问题导致的指纹消失,在治疗后可以恢复。家庭主妇可以通过加强手部护理、减少皮肤损伤来帮助指纹恢复。正常情况下,皮肤表层有新陈代谢能力,因日常劳作导致的指纹变淡一般在28天左右即可恢复。   手部异常预示健康问题   手部的健康状况往往可以反映出身体的整体状态。以下几种手部表现需要特别留意,它们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1. 手指肿大:    手指指尖比指节更粗,出现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末端变宽、变厚。杵状指多与心脏、肺部疾病相关,常见的如肺部慢性疾病、肺部肿瘤。   2. 手指发麻:    手指在没有受到压迫的情况下常感到麻木,可能与颈椎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相关。这些慢性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指麻木。颈椎病会影响神经功能,甚至导致肢体末端缺血,引发手指麻木。   3. 手指发抖:    手指发抖的原因很多,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的手抖是正常现象。然而,如果持续性手抖,则需引起重视。年轻人的手抖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相关,老年人则可能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中枢神经功能受损相关,应及时就医检查。   4. 手指变色:    手指突然出现发白、变紫、潮红等症状,可能与雷诺综合征相关。雷诺综合征会导致血管发生变化,影响血液供应,多在寒冷的冬季出现异常症状。长期不干预,还可能诱发缺血性坏死、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手上指纹的斗和簸箕虽然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手部的健康状况来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与其纠结于无法改变的指纹,不如将重点放在努力生活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

0 阅读:26
绍元看健康

绍元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