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个知青给钱学森写信,指出他论文中的方程推导错误,谁知,钱学森不仅回

靖江的过去 2024-12-11 21:34:08

1964年,一个知青给钱学森写信,指出他论文中的方程推导错误,谁知,钱学森不仅回了信,还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名知青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喜欢研究动力学,平时在宿舍,没事就会研究力学。 一天,郝天护坐在书桌前,翻开了《力学学报》。突然,他停住了,眼睛死盯着钱学森的论文。这篇论文真有意思,他决定好好琢磨一下。 他一边读,一边在纸上记笔记。但读着读着,他眉头就皱了起来。怎么回事?有几个公式,他算了又算,就是和论文里的答案对不上。 “奇了怪了,”他自言自语,“哪里出了问题呢?”他不甘心,于是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论文。 然而,还是那几个公式,像是拦路虎一样挡在他面前。他知道,如果这些公式搞不定,那整篇论文都看不懂了。 郝天护心里直痒痒,想直接写信告诉钱学森。但转念一想,钱学森可是大专家,他的论文怎么会错呢?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对自己推导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对钱学森学术地位的敬畏。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继续在纸上反复验算、推导。 然而,无论郝天护怎么推导,那几个公式就是得不出正确的答案。他决定将这个发现跟同事们说下。 回到单位,郝天护拿着论文,对旁边的同事说:“你看钱老的这篇论文,我觉得这儿有点不对劲。”他边说边指了指论文里的一个公式。 同事匆匆看了一眼,立马说:“钱老的论文怎么可能出错?你是不是算错了?” 郝天护摇头说:“我算了好几遍,这个公式真的有问题。” 这话很快在办公室里传开来,大家都凑过来看。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觉得好奇,但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毕竟,要说一位大科学家的论文有错,听起来就不太可能。 看到大家的态度,郝天护觉得自己像是孤军奋战。但他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他没错。他决定再好好研究一下这篇论文。 夜深了,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郝天护坐在桌前,一遍遍地算那个公式。最后,他停下笔,确定自己找到了问题所在。 第二天一大早,郝天护就坐在桌子前,开始给钱学森写信。他一边打字,一边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发现,还把所有的计算过程都附上了。 信写好了,但他没立刻寄出。他看着收件人的名字——钱学森,心里挺复杂的。他怕信寄出去没反应,也怕自己的发现会带来麻烦。 但最后,他还是鼓起勇气把信寄了出去。但结果很意外,钱学森竟然给他回信了。 郝天护急急忙忙地撕开信封,展开信纸。一看到钱学森教授的回信,他马上就认真读了起来。 “郝先生,多谢你指出问题。”信的一开头就这么写着,郝天护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我看了你的信,那个公式确实写错了。真是对不起,我马上就会改过来。” “你真的很细心!我想请你写一篇文章,讲讲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会帮你把文章发表出去。” 郝天护看完信,特别激动。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发现的这么个小问题,会得到这么大的重视。更让他感动的是,钱学森教授,不仅承认了错误,还鼓励他这写文章,这种气度和胸怀,真的让他对做学问和做人都有了新的认识。 在钱学森的鼓励下,郝天护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他埋头写作,一字一句地理清思路。终于,他写好了一篇论文,投给了《力学学报》。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其实,郝天护心里挺没底的,毕竟他还是个学术新手,论文可能已经被编辑们忽略了。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每天都去查看邮箱。 有一天,电话响了,是钱学森打来的。他关心地问郝天护论文的情况,郝天护就实话实说了,语气里透露出一丝失望。 “钱老,我投稿了,但一直没收到回信。”郝天护说道。 钱学森听完沉默了一下,然后果断地说:“你把论文发给我瞅瞅。” 没过多久,郝天护就收到了钱学森的回复,他说论文写得挺好,还说要亲自跟《力学学报》沟通。这让郝天护又看到了希望。 接着,钱学森就给《力学学报》编辑部打了电话。原来,编辑们对发表这篇论文有些顾虑,怕会影响到钱学森的声誉。 但钱学森很坚决地说:“做学术就是要追求真理,郝天护的论文,你们要是担心会影响到我,那完全没必要。” 在钱学森的推荐下,《力学学报》最后决定发表郝天护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后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郝天护开始受到大家的认可。这次经历,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机。 受到钱学森的鼓励后,郝天护便全身心地投入了科学研究。他努力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读完研究生,郝天护又决定去国外继续学习。 1995年,他成为美国纽约科学研究院的院士。说起这个荣誉,他总是感慨:“多亏了钱老先生的回信,是那封信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回国后,郝天护选择到东华大学当老师。在讲台上,他用简单易懂的话,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们。 除了教书,他还教学生们如何做人,学习钱学森那种谦虚、严格自律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教过的每一位学生。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4-12-11 22:17

    知恩图报,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