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湖北一老汉来到中南海门口,被警卫拦住。他瞥了一眼警卫,说:“我要找老朱!你去通报下!我叫罗忠文!” 警卫员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老朱?中南海里有谁叫老朱吗?” 他突然一拍大腿,“你该不会是说朱德总司令吧!” “对,我就是要找朱德总司令。”老汉点了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警卫员瞪大了眼睛,心里直犯嘀咕,“这人看着挺普通的,怎么敢直呼朱老总的大名?” 他赶紧拿起电话,向上级报告了这个情况。电话里罗瑞卿传来了指示:“快请他进来!” 警卫员放下电话,领着来人往办公室走,边走边想,“这老汉看着挺普通的,怎么跟朱老总和罗首长都这么熟?难道他有什么特别的背景?” 他又想了想,“可是罗首长是四川的,这老汉看着像是湖北的,他们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警卫员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多了。他转身回到岗位上,继续执行他的任务。 很快,老者的身份和目的,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他与“老朱”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和渊源? 这位老汉,名叫罗忠文,原是湖北咸宁县罗家嘴村的普通农民。想当年,他也是战场上的英勇红军。 如今他虽衣衫破旧,面容沧桑,却仍怀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 那一年,天灾连连,全国多地干旱严重,农作物歉收。咸宁县更是遭受重创,饥荒肆虐,百姓生活困苦。 罗老汉目睹这一切,心中焦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及时行动,将有更多人受苦。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北上北京,找开国元勋朱德反映灾情,为乡亲们寻求一线生机。 虽然年事已高,身体已衰,但罗老汉仍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艰难之路。 从咸宁到北京,路途遥远,充满了未知与艰辛。然而,为了村民的生计,他无所畏惧。 经过漫长的旅程,历尽千辛万苦,罗老汉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见到了他心中的希望之光。 然而,北京城太大了,罗老汉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他只知道中南海是领导办公的地方,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走。 他边走边打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找到了那扇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大门。看着门牌,他心里激动极了,好像看到了希望。 可是,当他想要进门的时候,却被警卫员给拦了下来。警卫员看出他不是坏人,但规定就是规定,不能随便让他进去。 经过一番周折,罗老汉终于踏进罗瑞卿的办公室。罗瑞卿急忙迎上,抓住他的手:“罗老,这趟来,是不是咸宁那边出啥事了?” 罗老汉点点头:“是啊,罗秘书长,咸宁遭了大灾,乡亲们日子难过啊。” “具体什么情况?快跟我说说。”罗瑞卿眉头一皱,急忙追问。 罗老汉咽了口唾沫,开始细细讲述:“田地淹了,房子塌了,粮食也不够吃。大家伙儿都盼着能有点救济。” 罗瑞卿听后,脸色凝重:“这么严重?得赶紧想办法。罗老,你先别急,我这就去跟中央领导汇报。”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罗老汉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 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中央决定开仓放粮,支援湖北!咸宁县的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罗老汉更是成了村里的大红人。 然而,罗老汉找老朱这事儿,并不是头一回了。 早几年,村里电不通,地也种得费劲,他就已经上北京找过老朱一回。 那次啊,他不仅给村里带回了供电的家伙,还顺手牵回一台崭新的手扶拖拉机,可把村里人乐坏了。 说起他跟朱德司令的交情嘛,那就得追溯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了。 想当年,罗老汉还是个刚入伍的农民军小战士,一场混战下来,跟大部队失了联,还挂了彩,躺在那儿动弹不得。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交代在那儿了的时候,朱德司令的人马像神兵天降一样出现在他面前,把他从鬼门关给拽了回来。 这事儿过后啊,罗老汉就把朱德司令当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心里暗自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在那次火速的部队转移中,一条狂怒的大河挡住了大家的去路。 “这河水太急了,咱们怎么过去啊?”一个小战士急得直跺脚。朱德司令也皱了眉,“水这么急,我这不会水的可咋过?” 就在这节骨眼上,罗老汉挺身而出了,他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白牙:“朱司令,甭愁了,我背您蹚这浑水!” 别看罗老汉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可真是能顶事!他二话不说,蹲下身就让朱德司令趴上来,然后稳稳地踏进河里。那河水虽然汹涌,可罗老汉硬是背着朱德司令安然过了河。 一上岸,朱德司令就激动地拉住罗老汉的手:“好老罗,今儿个可多亏了你啊!” 说起罗老汉,他可不是一般人物。抗战那时候,有次他揣着份要紧的情报,得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 “这份东西,就算豁出命去也得送到彭将军那儿。”他当时就这么想的,也真这么做了。 他硬是凭着双腿和一股子韧劲儿,在枪林弹雨中把情报送到了彭德怀将军手上。彭将军一看那情报,眼睛都亮了,一把抱住罗老汉:“老罗啊,你可是咱们的大功臣呐!” 现在这位老英雄虽然年纪大了,背也弯了,可他那心气儿还是那么高。 他总这么说:“我来找老朱,就是想让咱们咸宁县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别的啥也不图。”
1960年,湖北一老汉来到中南海门口,被警卫拦住。他瞥了一眼警卫,说:“我要找老
靖江的过去
2024-12-13 09:52:53
0
阅读: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