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结束后,许世友呈交了一份俘虏名录。岂料,粟裕立即皱起眉头:“还7000人没抓到,继续搜!”陈毅也很惊讶:“粟裕怎么发现少的呢?” 回溯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在那八个月里,陈毅与粟裕统领的华东野战军仿若雄狮,横扫敌军,歼敌七十余万,胜利的佳音不绝于耳。 然而,蒋介石岂会轻易言败,旋即变换战术,妄图凭借 “钻心战法” 扭转乾坤。此新战术看似威力不凡,实则暗藏危机。 新上任的指挥官顾祝同,虽大权在握,但其麾下将领却并非全然顺从。 汤恩伯、王敬久之流,表面对顾祝同恭敬有加,实则心怀鬼胎。直至蒋介石亲自出马,多方协调,才勉强促成表面的团结。 只是,这般勉强拼凑的 “团结”,能否抵御陈毅与粟裕的卓越智谋,实乃未知之数。 顾祝同的 “钻心战法”,核心在于集中兵力,中路强攻,两翼呼应。坦埠这一弹丸小镇,瞬间成为双方争夺的核心要地。 蒋介石与顾祝同揣测,华东野战军的指挥中枢或许就隐匿于此。 他们笃定,只要攻克坦埠,便能引敌军主力驰援,进而在华东展开生死对决。 但粟裕与陈毅绝非等闲之辈,二人深谋远虑。 他们早早将指挥部转移至安全区域,仅留许世友的九纵作为诱饵,巧设迷障,引敌军上钩。 粟裕对敌军动态洞若观火,敏锐洞察国民党内部的重重矛盾,遂决定以守为攻,静候战机。 于是,在坦埠,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悄然拉开帷幕。 敌军来势汹汹,张灵甫率整编第 74 师如恶狼扑食般直逼坦埠。 与此同时,王敬久与欧震的兵团从两侧包抄,乍看配合默契无间。 但粟裕目光犀利,瞬间捕捉到欧震兵团中整编第 11 师位置冒进,此乃天赐良机。 然就在粟裕即将行动之时,邱清泉的第五军横空出世,打乱其部署。 粟裕无奈,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另觅战机。陈毅心系山东解放区安危,心急如焚。 此时,粟裕心生妙计,决定放弃莱芜、蒙阴,留空城于敌。 此计收效显著,敌军匆忙占领,队伍渐趋松散。粟裕看准时机,欲集中兵力突袭敌军。 恰在此时,紧急情报传来:张灵甫的整编第 74 师猛攻坦埠,许世友的九纵深陷险境。 粟裕闻之,既惊且喜。惊于敌军竟敢直捣指挥部,喜于顾祝同与汤恩伯终露破绽。但回援与否,粟裕需深思熟虑。 正思索间,李克农电报至,称截获顾祝同给汤恩伯密令,令整编第 74 师速取坦埠。 粟裕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霍然起身,对陈士榘道:“就这般定了!” 此时,陈毅与饶漱石等人匆忙赶来,粟裕当机立断:先攻张灵甫的整编第 74 师。 众人皆惊愕。 陈毅忧心忡忡:“整编第 74 师战力强劲,位置突出,且有援兵护卫,此仗难矣!” 粟裕淡然一笑,解释道:“敌军定料不到我们率先攻打其王牌。再者,张灵甫两翼已入我包围圈,我方可迅速集结兵力,形成优势。” 粟裕别出心裁,欲于张灵甫附近构筑阻击阵地,待援军来援,再行围歼。此计看似冒险,实则精妙。 陈毅等人权衡后,皆支持粟裕。孟良崮大战由此爆发。 张灵甫在坦埠与许世友激战正酣。许世友依粟裕计划,且战且退,诱张灵甫深入。 张灵甫自认为胜券在握,下令全军追击。 却不知,自己已踏入粟裕精心布设的陷阱。许世友指挥有方,撤退节奏恰到好处。 张灵甫察觉左侧异动,误认友军来援,实则王建安的八纵悄然包抄。与此同时,王必成的六纵如利刃出鞘,直插垛庄,截断其后路。 张灵甫惊觉不妙,欲撤已然不及。许世友顺势反击,张灵甫只得向垛庄与孟良崮逃窜。 然垛庄已失,他唯有退至孟良崮,仓促构筑防御工事,盼援军速至。 怎奈李天霞背后使坏,口称派一旅增援,实则仅出一营兵力。张灵甫孤守孟良崮,翘首以盼援军。 但粟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李天霞等人难以靠近。孟良崮战事愈发激烈,粟裕下令全军强攻。叶飞勇挑重担,任总指挥,从各纵队调兵支援。 王必成率军赶到,从张灵甫阵地右侧发起攻击,与正面部队形成夹击之势。张灵甫深知插翅难逃,欲寻山洞自尽。然王必成部队行动迅速,已攻至洞口。最终,张灵甫在枪林弹雨中殒命。 孟良崮战役结束,整编第 74 师灰飞烟灭。粟裕清点俘虏时,发觉人数有异。他断言尚有七千敌军隐匿,令众人继续搜寻。 许世友惊愕不已,难以相信会遗漏如此多人。但粟裕态度坚决,最终于一隐蔽山洞寻得这批敌军。 陈毅闻之,大为震惊,向粟裕询问缘由。 粟裕微微一笑,娓娓道来:“实则简单,我观敌军火力运用与重武器布局,推断其兵力至少三万。然报告显示仅两万有余,故而断定尚有七千左右敌军未被擒获。” 实则,粟裕深知与国民党整编第 74 师交锋,每一步皆险象环生。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敌军反包围,毕竟敌军在外亦设有更大圈套。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结束后,许世友呈交了一份俘虏名录。岂料,粟裕立即皱起眉
靖江的过去
2024-12-22 22:23:24
0
阅读:998
黄钰云
[赞][赞][赞],经此一役,蒋介石几天吃不下饭,是否感叹粟裕智多近妖[拍手]
一家之言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用户13xxx08
叶王陶真是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