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这个岛只有0.013平方公里大。他和妻子在这里守了32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月薪竟然只有150元!
1986年,王继才被镇领导叫到了办公室。"继才啊,开山岛需要一个守岛人,你愿意去吗?"领导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
王继才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这座岛的情况:之前已经有四批年轻战士尝试守岛,却都因为无法忍受恶劣的环境而离开。每月150元的工资,更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深知这座岛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去!"他的回答斩钉截铁。
当王继才第一次踏上开山岛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光秃秃的岩石上寸草不生,强劲的海风呼啸而过,掀起层层巨浪拍打着礁石。简陋的住所只有一间破旧的平房,屋顶时常被风掀开。没有电,没有淡水,更别提种植蔬菜了。
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王继才每天都要爬上岛的最高处升起国旗,巡视岛屿,记录过往船只的信息。夜晚,他就着煤油灯的微光写下工作日志。
消息传到家里,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想到丈夫独自在荒岛上坚守,她的心就揪得疼。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仕花毅然辞去了教师工作,收拾简单的行李,带着生活必需品来到了开山岛。
1987年春天,王仕花怀孕了。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连最基本的医疗条件都没有。眼看预产期越来越近,王继才心急如焚。他每天都要用小船载着妻子到最近的码头,让医生检查,并仔细记下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
终于到了预产期,那天海上风浪格外大,根本无法划船去医院。王仕花突然临产,王继才只能按照之前记下的医生指导,亲自为妻子接生。
在惊心动魄的几个小时后,婴儿的啼哭声终于响起,王继才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给儿子取名"志国",希望他长大后能像父母一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日子一天天过去,守岛的艰辛远超想象。夏天,台风季节尤其可怕。巨浪能把重达几十斤的石头抛到岛上,房屋被大风刮得摇摇欲坠。冬天,寒风刺骨,海水结冰,补给运送困难,他们只能靠储存的咸菜和海鱼度日。
亲戚们得知王继才的工资后,纷纷劝他回家。
"现在沿海发展这么快,你在家开个小店,一个月就能赚好几千。何必守在这个荒岛上受苦?"
面对亲戚们的劝说,王继才只是摇摇头:"守岛是我的责任,这里需要我。"
32年间,王继才和妻子在岛上救助了72名遇险渔民,防止了200多起偷渡事件,积累了十多万字的观察日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责任。
然而,常年的劳累和恶劣的环境最终还是损害了王继才的健康。2018年7月,在一次例行巡岛后,王继才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开山岛,享年57岁。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都哭了。他们给王继才取了个外号叫"王开山"。在很多人眼中,王继才就是开山岛的化身,他的精神永远活在这片海域,守护着这片蓝色的国土。
这个平凡的退伍军人,用32年的坚守,在黄海之滨树立起一座永不倒塌的丰碑。开山岛虽小,却承载着王继才夫妇对祖国的深沉大爱。涛声依旧,岛影依旧,王继才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含泪致敬!一座岛和夫妻俩的三十二年
A-小东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