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是这样的?一顿饭只有一个菜,其实很养生
豁达生活小白鼠
2024-11-20 15:04:13
我是秋冬美食高需求人格
现在大家经常说一个词是“保持食物的多样性”!
我们家冬天却经常是一顿饭只有一道大炖菜。
我奶奶活到99岁,她的一个养生理念是:食物吃到肚子里,身体得先去“甄别”,判断一下:
吃进去的都是啥?
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
哪些是当季、当地的?哪些是反季、异地的……
整个甄别过程就会耗费好大的能量!
奶奶还煞有介事的拿羊打比方!羊每天上山吃的只是草,草的种类大差不差。只是春天是草芽、夏天是青草、秋天是带草籽的草、冬天是枯荣的干草。草的不同状态跟随的是自然节奏,羊吃进去后就顺应了春夏生发、秋冬收敛的特点。
羊没有特意去为了满足“食物多样性”而去顿顿加点树上的叶子、水里的藻类、林里的菌子,那人也没必要非得每天七碟八碗凑齐鸡鸭鱼肉蛋奶!
我们冬天常吃的一道菜就是炖大白菜!里面有红烧肉、冻豆腐、丸子、红薯粉条,菜拿盆端上桌,主打豪放。热热乎乎吃上一顿,也很养生。
白菜也叫“百菜”,水份足、纤维多,很适合干燥上🔥的冬季来吃;
我们常说“五谷为养”,这五谷中有一谷很适合冬天多吃,它就是“菽”~豆子!豆子的形状像腰子,所以……你懂吧!
奈何豆子不好克化,中国人善于将食物进行转化。转化成豆浆,就比豆子好克化了;转化成豆腐,又比豆浆好克化了;再把它冻成冻豆腐或者丸子,很适宜对抗“冬气”噢!
加点红烧肉让这道菜不至于太过平淡,加点自家漏的红薯粉条风味十足。每天吃一顿似乎也没觉得有多单调。
初三那年冬天,我去秦皇岛三舅家住了一个月,他家不做饭,顿顿都是在楼下不同的饭店要几道菜上来,一开始我还觉得每天变着花样吃,日子真新鲜、真享受。等到住了半个月,突然吃啥都不香了,点的菜虽然不一样,但是菜味儿却大同小异。
每顿饭摆在眼前的五六道荤素搭配的菜在我看来竟然不如家里的那盆~炖白菜!一冬每天吃白菜,只因奶奶和父母,不同的人在做,每个人做菜时又都认真、专注,竟然让人感觉每天的味道都有细微差别。
能品出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吃的干净、吃的单纯、吃的应季、吃的有爱!
0
阅读:10
nodoubt/
我家天天大白菜、小白菜、茼蒿、豆芽换着吃(不过最近豆芽爆雷了)
我不好爱
杂烩菜,白菜豆腐,猫头鹰丸子,五花肉粉条,再放点海带,配馒头热乎乎的来一碗,舒服
弗知。弗知。
我从小家里就是一顿一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