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山东刘豫四处张榜自称皇帝,四方百姓给他进奉仙药。朝廷中也有人遥相呼

扫雪烹茶说书 2024-02-13 16:42:08

南宋时期, 山东刘豫四处张榜自称皇帝, 四方百姓给他进奉仙药。朝廷中也有人遥相呼应,为首的便是宦官冯益。冯益四处传谣, 搞得人心惶惶, 京城秩序混乱。 泗州知州刘纲向高宗皇帝奏本,要求皇上加以制止, 首先杀掉冯益,然后平定山东刘豫。刘纲的意见得到了多数大臣的赞同,但智勇双全的赵鼎却另有高见。 赵鼎一生嫉恶如仇,曾经力荐岳飞与奸臣秦桧抗争, 深受朝廷大臣的敬重。此时赵鼎建议:“不可擅杀冯益。为了排除冯益的干扰, 不如暂时解除他的宦官职务, 调派他到外地任职, 逐渐消除京城人民的疑惑。” 大臣张浚也主张杀掉冯, 他对赵鼎的主张十分反感, 认为赵鼎有意跟多数人唱对台戏, 突出表现自己。 赵鼎知道张浚误解了自己的用意, 诚恳地解释说: “从古往今来的经验看, 处置奸佞邪恶之人一定要讲究方略, 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搞急了, 他们的同党就会勾结在一起, 形成一股更大的势力, 从而招致大祸。要是匆匆忙忙把冯益杀了, 天下人未必就拍手称快, 反而会使众宦官人人自危, 伙同起来为冯益开脱罪责。但若暂时不抓他,不杀他, 而是把他调离京师, 这既维护了朝廷和京师的安宁,又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对于冯益本人来说,原以为自己会被杀, 如今却只给他一个留官外任的轻微处罚, 他必存有庆幸之心, 盼望有朝一日再回京师。这样一来,他的同党不仅不会同情他, 反而会成为他的对立面。如此, 我们要彻底铲除冯益这股恶势力就容易得多了。” 张浚听了赵鼎一席话, 暗自佩服不已, 认为赵鼎考虑周全,有远见, 而且后来事实证明了赵鼎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子本义·上篇》云:“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后来演变为“欲擒故纵”之计, 即欲擒先纵, 欲急姑缓, 待其懈而击之, 有利于瓦解对方的意志, 防止“狗急跳墙”或“狗急乱咬人”。此种计谋既可用于军事作战,也可用于政治斗争和商业竞争。

0 阅读:100
扫雪烹茶说书

扫雪烹茶说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