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5月,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次托管武汉市蔡甸区的3个街道以及武汉市汉南区整体进行了扩容,现在的武汉开发区的规划控制面积达到了489.7平方千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承载中法合资神龙汽车项目而成立的,汽车产业是武汉经开区的支柱产业,也是武汉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的武汉经开区集聚9家整车生产企业,13家整车工厂,整车产能250万辆。
武汉市青山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它隶属于武昌县第九区。1952年,青山区曾被撤销并重新划归武昌县辖区内。但是随着当时那个年代被国家誉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号工程的大型钢铁公司落户到了武昌县辖区内的青山镇,青山区随着武钢的建设以及众多配套工程与商业服务的需求下,它在“一号工程”这个大背景的环境条件下而成立了。在武钢建设之前,中国所有有规模的钢铁企业全部都在长江以北,武钢的建设象征着中国的钢铁企业跨过了长江天堑。
武钢最辉煌的时代有十万钢铁大军,而青山区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十里钢城”。因为武钢建设,中国第一冶金公司搬迁到了青山,武汉青山热电厂、武汉石油化工厂、青山造船厂等大型国有企业纷纷来落户与武钢做了邻居。本来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最初选择也是选中的青山,但因为考虑到备战,加之这两大项目都是用水大户,不能同时选址一处,二汽只得另选湖北十堰落户深山沟里。那个年代青山的产业工人居住过的街区共有128个街坊住宅区,那个时候的青山区不是一般牛逼。
武钢在它的极盛时期还联合重组了鄂钢、柳钢、昆钢后,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当时居世界钢铁行业的第四位。但是当历史进程到新的时代,一者由于新材料的崛起替代了钢铁材料,二者钢铁工业产能过剩,这使得武钢只能接受最后被兼并重组的命运,中国曾经的两大钢企巨头宝钢武钢的重组,实质上是象征着武汉市青山区从辉煌走向相对落寂的开始。在2023年武汉市各区的GDP排名中,青山区仅以1015亿元排名第12名,这与历史上的武汉经济第一区的差别确实有些大。
与武汉市青山区困境相同的是,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感觉到了紧迫的压力感。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品牌数量众多,但大多数品牌未能达到生存线。以成熟的美国汽车市场为例,在年销售1500万台的市场规模中,前十的品牌占据了85%以上的销量,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至少有100个。这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另外中国自主品牌的占有率比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力较弱,所以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目前的东风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会面临掉队挑战呢?去年,东风风行的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近30%,东风风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似乎与年轻化、智能化的市场趋势脱节。与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知名品牌相比,东风风行的品牌知名度明显不足,广告营销力度也有待加强。因此有不少人担心东风汽车会成为第二个武钢,而武汉经开区会成为第二个青山区,这些担忧实在是一种多虑,因为2023年武汉经开区的GDP比上年增长了8%,绝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青山区。
二汽总比别人慢半拍,淘汰手动挡小汽车的时候还在做手动挡的车子,现在倒都是自动挡的,但是市场电车吃香,还搞油车意义不大,还跟不上市场迟早要被上汽或一汽合并[无奈吐舌]
上海本身有那么多资源了,还去合并别人。就算要合并也应该是迁出上海吧。什么都给上海,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东风系列小车超长质保还是牛,但风神风光风行三系列营销比不上民营车企,销售店面4S店布局比较少,私人车企牛逼吹的响广告做的多,销售店布局多。
神龙是差不多废了,目前也是卖厂续命,苟延残喘靠代工吊着一口气儿。
一首凉凉送给你
想想现在还在活跃的几个手机品牌就会知道,将来汽车也就那几个牌子了,其他的根本活不了
快了
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