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继宁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总参政审干部:他父亲是毛主席女婿吗?

文史小正太 2024-11-30 15:26:07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一辈又一辈革命烈士的英勇献身,而作为我党领导人的毛泽东,从创建共产党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毛家一门有6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还有妻子杨开慧等人都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这其中的悲伤愤怒又是多少个夜晚毛泽东心底最痛的伤疤。

一生共育有两子两女的主席在晚年中也感受到了天伦之乐的温暖,1962年,李敏的大儿子在中南海出生,从父亲变成了姥爷的毛主席也难掩激动之情,外孙的到来也给主席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快乐和生气,他给外孙起名叫孔继宁。

对于这个外孙主席可是甚为疼爱,不过长大后的孔继宁却多多少少有些回避和主席的关系,以至于多年后他在分配工作时才被负责政审的工作人员发现是毛主席的外孙,那么孔继宁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孔继宁的成长

孔继宁的名字中隐含着主席对下一代真切的希望,“继宁”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共产党历经铅华后,主席更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人能秉持初心坚持信念。

新生命的降临注定是一个家族最大的喜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中国正陷入内忧外患的困难之中,毛主席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时常紧皱的眉头,和彻夜难眠的焦虑,可孔继宁出生还是让主席紧张的工作有了些许宽慰,他也时常打趣的说到:“我这70岁还能官升一级啊,从父亲到姥爷,毛家有后了。”

当时结束一天的疲惫工作后,毛主席总是要回家看看小继宁,只不过那时候孔继宁还小,对于姥爷的印象也没那么多,在他还不到六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过上了北京上海两头跑的日子。

外婆贺子珍常年在上海居住,身体不好的她又来不了北京,李敏心疼母亲,这才时常带着孩子来上海,这样的生活也一直持续了将近两年时间。

孔继宁刚刚过完2岁生日的时候就被迫搬离了中南海,当时正值那场政治运动的风波前期,有人从中作梗执意要利用主席的身份地位和李敏保持距离,为了不给父亲添麻烦,李敏选择了离开息事宁人,临别前毛主席拉着女儿的手嘱咐着她多带着孩子回来看看自己,岂不知此次一别父女二人再想见面竟难如登天。

离开中南海后孔继宁常年在自己的姥姥和爷爷家生活,在孔继宁正是茁壮成长的那几年中,新中国也正经历着一场时代变革和政治运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父母开始有意无意的让孔继宁保持身份神秘,将孩子送往普通学校、入学通知书上夫妻二人还要改名这些举动让孔继宁很是不理解,也正是从家中的警卫员、秘书等人的言谈举止中,孔继宁还是知道自己不太特殊的身份。

不过在更加确认自己领袖子女的身份后,孔继宁倒是和父母一样总是避而不谈,在他的印象中,父母都是靠着工资生活的普通人,特殊身份从来都不是拿出来高人一等炫耀的资本。

从上学那时起,孔继宁也从未对别人说起过他家庭的真实情况,每次放学身边的朋友都有父母家人来接送,可孔继宁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每每有人问起他父母是做什么的,孔继宁也坚定的回答道:“我的父母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革命战士。”

投身军队历练

孔继宁在学校时期对自己身份的隐瞒一直持续到1976年,9月9日凌晨,主席逝世的消息从中南海传出,转天还在学校中上课的孔继宁被家里人急忙叫回家,学校的师生这才知道,原来平常谦逊有礼的好学生竟然是伟大领袖的毛主席的外孙。

在追悼会上孔继宁望着身披党旗的外祖父,努力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才不过14岁的他心中也更加坚定着理想信念。

孔继宁的出身是非常好的,除了外祖父毛泽东外,祖父孔从洲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总司令,而且还是孔子世家的传承人,算得上沿袭近2000年的圣人后裔。

父母虽然不是什么高官,但也是正儿八经国家科学院的干部,从小家教甚严的孔继宁身上也没有着半点纨绔子弟的习气,祖父和外祖父几十年前投笔从戎、征战沙场的经历也让他对军旅生涯无比向往。

初中刚刚毕业,孔继宁就和父亲谈起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当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期,孔继宁希望父亲将自己送向战场,但最后还是因为年纪问题暂缓了参军的步伐。

高中毕业后孔继宁在父亲孔令华的指导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学院就读,虽然在学校中孔继宁的专业是英语之类的文职内容,但是日常作息和生活却是和作战部队完全一样。

学校的管理十分严格,早上六点起床,吃饭、洗漱、作息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更不用说孔继宁他们还有着繁重的课业,和他同批次的同学根本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课上总是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个人成绩,不过孔继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倒是让他在这其中显得游刃有余。

当时学校里各处都悬挂着毛主席的海报和标语,很多思政课上,老师都让学生们谈谈毛主席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成绩优异的孔继宁每每到此就会显得十分别扭,他不知道该怎么谈起自己和主席之间的故事,他也不希望长辈身上的光环影响自己的军旅生活。

做一个心怀抱负的爱国青年,从基层一步步干起已经让孔继宁十分满足,他不希望顶着祖父辈们的光环让他在学校里无所适从,但纸毕竟包不住火,身份的暴露也让孔继宁在学校中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事业有成的孔继宁

孔继宁先前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在学校也算是小有名气,可当他的真实出身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后,一些奇怪且不和谐的声音也频频出现,有些人说:“孔继宁家庭条件这么好,他又一直隐瞒,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人说:“家里这么多当官的长辈,我看他的成绩每次都是学校提前给他透题作弊得来的。”

当时孔继宁还有一个相恋很久的女友,虽然对方是知识分子家庭,在当时条件也十分好,但是在得知孔继宁和主席的特殊关系后,也担心这样的身份会给彼此带来困扰,学业和爱情上面临的双重压力让孔继宁也十分苦恼,在学校里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独来独往。

一次深夜,孔继宁给家里打去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听出来孔继宁情绪不对,这才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父子两个人彻夜交谈了很久,孔继宁这才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外祖父的光环既是种压力,同样也是一份动力,与其一直隐瞒逃避,不如大大方方承认出来,即使一辈子的成就超越不了外祖父,那也不是自己逃避退缩的借口。

从大学毕业之后,孔继宁和同学一样被分配到了解放军某部任职,这次的他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将亲属关系完整写在了自己的档案中,当负责政审的工作人员看到“毛泽东”这三个字时,也十分惊讶的询问:“您的父亲是毛主席的女婿?您是主席的亲外孙吗?”

对自己身份的坦然接受是孔继宁的一大改变,不过他自始至终却从未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之后的工作中,孔继宁多次毛遂自荐,要求前往工作环境艰苦的巴基斯坦等地进行锻炼,在外奔波的日子他一去就是十余年。

直到1997年时,因为母亲李敏身体不好,孔继宁这才申请调回北京,陪伴在母亲身边。回国后的孔继宁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镜头下,尽管当时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孔继宁的穿扮依然十分朴素,就连抽的烟也不过是3/4元的中南海。

2002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孔继宁创办了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对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思想进行研究,时至今日,孔继宁创办的研究中心对不少革命先烈的故事经历进行收集汇总,完整详实的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像《百年后的毛泽东》《真实的毛泽东》在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也需要新时期的媒体通过书籍、视频等方式重新塑造伟人形象并加以宣传,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的态度和思想更是体现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好证明,如今已经年过花甲的孔继宁仍然在宣传民族精神这条路线上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无私奉献、做好传承也成为了他身体力行践行理念的初衷。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