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英国房东给一个中国留学生免租8年,这期间他们同吃同住,晚年,老人患病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4-08 00:28:47

2000年,英国房东给一个中国留学生免租8年,这期间他们同吃同住,晚年,老人患病孤苦无依,留学生将他接回了中国,并且为他养老送终,年年都为他扫墓。   (信息来源:2013-12-12 央视——瑞士老人汉斯在郑州最后的日子:有朋友宋扬陪伴) “汉斯去世了……”电话那头,宋扬的声音非常低沉,可以听出他强忍着悲伤,隔着遥远的大洋,电波也难以传递他此刻内心的巨大痛苦。   2013年12月3日,一个寻常的冬日,对于宋扬而言,却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窒息,他和汉斯,一位是中国青年,一位是英国老人,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之间的生死离别如此令人心痛? 1999年,怀揣着对海外求学的憧憬,宋扬踏上了前往伦敦的征程,但现实很快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伦敦高昂的房租让他倍感压力,为了节省生活成本,他每日穿梭于伦敦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性价比高的住所。   某天,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他不慎搭错了地铁线路,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偏远的郊区车站,正是在那里,他与汉斯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集,一段跨越国界的友情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老汉斯步伐迟缓,双手满满当当提着购物袋,吃力模样展露无遗,宋扬见此情形,下意识地萌生出帮忙的想法,随即主动上前帮汉斯拎起袋子,他们简单地聊了几句,得知彼此来自不同的国家,汉斯表达了对遥远中国的憧憬,这让宋扬心里也泛起了一丝触动。 汉斯热情相邀,宋扬难以推辞,于是前往他坐落于泰晤士河边的小屋,小屋约四十平米,物品摆放略显杂乱,然而这却是汉斯住了大半辈子之处,看到这种情形,宋扬没多说什么,直接挽起袖子,帮着汉斯一起整理房间,之后,他又用仅有的一些食材,做了顿热气腾腾的中式饭菜。 汉斯吃着很久没吃过的家常菜,眼睛里泛起了泪光,那一刻,他感到孤独的心灵好像被温暖的东西包围,得到了安慰。 仿若命中注定一般,仅仅相隔两日,汉斯就致电宋扬,邀其搬去同住,还称无需支付房租,这一突如其来的提议,彻底改变了宋扬和汉斯日后的轨迹。   住在一起之后,宋扬经常做美味的中餐给汉斯吃,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汉斯则尽心尽力地教宋扬英语,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生活。 远离故土,身处异地,他们像家人般互相帮助,彼此安慰,在这段特殊的经历中,孕育出一段超越亲情,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安稳的日子在2001年秋天戛然而止,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宋扬遭受了严重的伤势,远在异地的汉斯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   他十分担心,见到医生就急切地说:“救他!一定要用最好的办法!”在场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位老人和中国小伙子究竟是什么关系,但是汉斯脸上写满的焦急和担忧,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深厚情谊。   在汉斯的悉心照料下,宋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直至完全康复,到了2007年,宋扬顺利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心中怀揣着回国发展的梦想。   他诚挚地邀请汉斯一同前往中国,开启新的生活篇章,然而汉斯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自那次分别后,汉斯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对宋扬的思念之情也愈发浓烈。 为了能和宋扬多见几面,他开始经常申请旅游签证,频繁往返英国和中国,尽管每次相聚时间不长,他仍乐此不疲。 2009年,宋扬得知朋友汉斯患了髋关节坏死,需要动手术才能治好,宋扬二话没说,立刻决定把汉斯接到中国来,还答应要照顾他一辈子,在郑州,宋扬一家人对汉斯照顾得无微不至,像对待家人一样,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宋扬的妈妈每天都细心为汉斯炖补汤,还特意买了一只小狗来陪伴他,宋扬的妻子也把汉斯当成家人一样看待,对他关怀备至,用心照顾。 汉斯晚年在中国过得很舒心,宋扬陪同他去了北京、上海等城市游玩,实现了他年轻时候的愿望,2013年冬天,汉斯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岁。   临终之际,他紧紧攥着宋扬的手,气息微弱却坚定地说:“把我葬在中国吧,我深爱着你们每一个人,”汉斯的心,早已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他视中国为永恒的归宿,渴望长眠于此,与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融为一体。   宋扬始终如一,每年都会前往汉斯的安息之地,献上最诚挚的祭奠,他们的情谊,宛如一道跨越国界、年龄与文化差异的桥梁,生动诠释了人间最纯粹的情感纽带与无私大爱。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创造了这样一段动人至深的跨国友谊?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宋扬如此珍视这份感情,即便汉斯已经离世,他依然年复一年地表达着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份情谊令人感动,也引人深思。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