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 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 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 这才是

郭淮谈人啊 2025-03-14 17:27:04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 既不能怨恨 也不能屈服 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 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 ——稻盛和夫 晨起扫阶,见石缝里挣出几茎细竹。昨夜的暴雨在它们身上留下泥泞的吻痕,竹节却挺得愈发峭拔。忽然懂得稻盛先生所言"不怨"的真意——草木何曾诅咒过倒春寒?它们只是将冷雨酿成青翠,把狂风谱成林涛。 古陶坊的老师傅教我观窑变。素胚入火时总伴着细碎的爆裂声,像星辰在泥胎里诞生。"听得这声响莫慌",他抚着未冷的钧瓷,"那是胎骨在吐故纳新"。原来最美的霁红与天青,俱是从千百道裂痕中沁出的霞光。苏子瞻在儋州制墨,把贬谪的苦楚炼成松烟;沈周晚年目翳,反在朦胧里画出了云山的气韵。困顿原是造化特制的松烟墨,专用来书写性灵里的明月清风。 茶室梁柱悬着幅残卷,录的是赵州和尚"吃茶去"三字。某日暴雨击碎窗纸,水渍竟在"茶"字右下方泅开半朵墨梅。住持不补不修,只添了句"冷香透纸背"。这让我想起京都老铺里传世的唐纸,越是虫蛀水渍的越显贵重,匠人称那些伤痕为"时间的笔迹"。 深夜读《五灯会元》,见法眼文益禅师指庭前桂树示众:"此子历尽炎凉,方得满庭香雪"。忽闻檐角铁马叮咚,原是晚风穿过暴晒整日的铜片,竟奏出清越的音色。金属记忆里储存的白昼酷热,此刻都化作了冷泠的秋声。 合上书卷时,月光正爬过砚山。想起龙泉剑工淬火的秘技:将烧红的铁投入冰泉,须得反复七次。"每一次撕裂都是重生",老匠人抚着剑身的流水纹如是说。我们的魂魄何尝不是这样一柄未成的剑?生活的冷淬让某些部分变得脆弱,却使另一些棱角显露出雪刃般的锋芒。 案头供着的枯莲蓬突然"啪"地轻响,迸出一粒沉睡经年的莲子。这枚在黑暗中等待时机的种子,让我终于明白:真正的不屈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如《阴符经》所言"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的从容。就像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八十老者将半生飘零化入水墨,江流何处急何处缓,俱是心的倒影。 晨钟再响时,石缝里的新竹已高过瓦檐。竹叶承着的露水坠入陶钵,叮咚声里,我听见稻盛先生那句话在涟漪中轻轻荡漾——原来每一道命运的刻痕,都是光阴在为我们雕琢盛装幸福的器皿。

0 阅读:0
郭淮谈人啊

郭淮谈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