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费计入低保引争议:制度刚性与民生弹性 事件经过 2025年2月,云南曲靖罗

火星是超亮的 2025-02-20 21:31:47

赡养费计入低保引争议:制度刚性与民生弹性 事件经过 2025年2月,云南曲靖罗平县83岁老人黄某中被取消低保,引发家属质疑。据官方回应,黄某中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8966元,其中子女赡养费18366元、高龄补助600元,扣除刚性支出后人均收入17869元,远超当地农村低保标准6400元。根据《云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赡养费计入家庭收入,因此停发其低保。家属质疑此举与之前举报当地低保问题有关,但官方否认称“依规审核”。 个人观点 1. 政策刚性与现实困境的冲突 低保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保障基本生活,但将子女赡养费全额计入收入存在争议。黄某中虽表面收入达标,但其83岁高龄、患病状态及农村医疗支出等刚性需求可能被低估。例如,云南2024年城乡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6400元,但高龄老人的医疗、护理等费用远超此标准。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可能忽视实际生活成本,导致“数字脱贫”与“真实贫困”的割裂。 2. 赡养费的“虚”与“实” 子女赡养费是否稳定、足额支付存疑。案例显示,类似涟水县老人曾因子女推诿赡养费被迫起诉,法院判决后才获保障。若黄某中子女未来因经济压力或家庭矛盾中断赡养,老人可能陷入无低保兜底的困境。政策将赡养费视为稳定收入,却未建立动态核查机制,缺乏风险预案。 3. 低保制度的“道德风险”悖论 此案折射出制度的两难:若不计入赡养费,可能滋生子女逃避赡养责任、依赖低保的“道德风险”;若全额计入,又可能因赡养不稳定或实际支出高企,使老人陷入保障真空。对比常州案例(老人因5万元存款被取消低保),凸显政策对“经济收入”与“实际需求”衡量的机械性。 4. 区域差异与政策优化的迫切性 云南近年推动“物质+服务”综合救助,并提高低保标准,但农村地区仍面临执行细化不足的问题。建议参考司法介入赡养纠纷(如涟水案例),探索“赡养费部分豁免”或“弹性扣除刚性支出”等政策,避免高龄、多病老人因形式合规失去保障。 网友评论风向 - 支持派:认为“制度公平,不能既拿赡养费又吃低保”“子女有义务,国家资源应留给更困难者”。 - 质疑派:嘲讽“算收入时子女是亲人,要养老时子女是路人”“大病一场,赡养费够化疗几天?”。 - 理性派:呼吁“动态评估赡养费到账情况”“建立医疗支出专项抵扣机制”,并建议对高龄、失能老人实行“分类保障”。 结语 黄某中低保取消事件,是制度刚性与社会弹性碰撞的缩影。低保政策若仅以数字为尺,忽视民生温度,恐难真正兜底“最柔软的群体”。未来的改革,需在公平与人性化间寻求平衡——让政策既是一把尺,更是一张网。

0 阅读:0
火星是超亮的

火星是超亮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