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之变1
世阳聊过去
2025-02-19 10:27:12
商周之变,发展出了中国这个概念,也催生了中华文明最初的普世主义理想。中国这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周朝,但跟今天的意思差别很大。周朝的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兴建了东都洛阳,当时有个叫做何的贵族,铸了一件青铜器纪念这事,1963年这青铜器在陕西宝鸡被发现,今天称其为何尊。
何尊的底部铸了一百多个字,里面提到,周武王说要“宅兹中国”,就是说要住在中国,这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来源。“宅兹中国”,这啥意思?周天子你不就是住在中国的土地上吗?这就是古代和现代的差别了。
在现代,咱们对于中国的理解,它是个国家的名字,指代着具体的土地。在古代,所谓中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央,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心。但是这中心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而是文明意义上的中心。达到了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就是文明意义上的中心,古人管这种地方叫做中国。
那么,中国,在哪?就在今天的中原大地,河南一带;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地理范围逐渐扩大。
在古代,中国,不仅仅是指中原大地,更重要的是指,这里是文明水准最高的地方。
在甲午海战后,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缔约双方在条约中得有称呼,大清这边自称中国,日本坚决不干,说你现在那么落后,哪里是什么中国,我才是中国呢。马关条约,这是1895年的事,马上进入20世纪了,东亚世界的人到了这会儿,还是从文明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啥叫中国呢。
古代中国对于文明的理解,并不认为它是属于特定的哪一群人的,而是认为文明是属于所有人的,只不过是刚好我们中原这边的文明水准最高,所以你们别人应该向我看齐。古人非常重视天命,认为只有天命所归才能成为君主。
商朝是由“商人”这个群体建立的,这个“商人”不是指做买卖的人,而是指商族。他们认为天命降于商人。
啥意思?差不多可以理解成,商人才算是人,商人之外都不是人。为了让上天能够永远地保佑自己,商人会经常地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当中会大量用到活人做祭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