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之变2

世阳聊过去 2025-02-19 12:03:17
被献祭的人从哪来?从对外战争掠夺的羌人而来。当时所谓的羌人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羌族,而是生活在商王朝西部的、除了商朝人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后来推翻了商朝的周人,差不多都被称作羌人。可以看到,商人的这种天命观,绝对不是普世主义的,它就没打算建立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秩序,而是要努力维持住自己的优势地位。 商人的这种天命观,肯定会受到羌人的抵抗。其中,周人是最主要的一支抵抗力量,他们逐渐组织了很多羌人群体来反抗商朝。 反抗的时候,在周人中间有过一个观念层面的争论,究竟天命是降于周人呢,还是天命降于周王?争论的结果是,天命降于周王。 这个观念变化太重要了。为什么?如果天命是降于周人,那就和此前降于商人的路数差不多,这样的话,周人和商人征战,谁胜谁败就不好说了。因为,对其他羌人群体来说,打完这一仗,十有八九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拿我们献祭,凭啥要跟你混? 而如果天命是降于周王,则周王便是天下的共主,他不仅仅要为周人主持正义,而是要为全天下人主持正义,这是一种普世主义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号令所有羌人,同心同德去打败商朝,甚至商朝的军队也会临阵倒戈,反商大业才得以成功。 推翻了商朝之后,周朝又是如何建立它的统治方式呢?那就是,分封制。周天子向下分封了他的大量亲戚和重臣,意图依靠他们形成的藩属诸侯国,来拱卫周王。这样统治形式称作封建,这种社会叫做封建社会。咱们今天经常把中国从秦到清的这段历史叫做封建社会,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封建这个词最初出自《左传》,里面有句话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说分封亲信出去建立诸侯国,作为周朝王室领地的屏障。 只有这种封土建邦、分封割据的状态,才叫做封建。西方历史中的 封建,它所指的也是那样一种分封割据的状态。中国从秦到清的这种帝国形态,并不是分封割据的状态,朝廷会在帝国内建立很多郡和县,一般称其为郡县制社会。这种形态在西方历史上没有过。 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最高统治者是没有权力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的,诸侯们某种意义上是个合伙人,都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3
2025-02-19 13:02

封建社会最典型的特点不是农耕经济基础下的家天下吗?

世阳聊过去

世阳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