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安史之乱终结了中国豪族社会(1)

世阳聊过去 2025-03-24 15:10:30
唐朝经过武则天的统治,关陇贵族已经遭受重创,武则天从关东发掘出来的很多重臣,对于抗衡关陇贵族的剩余力量大有用处,这些重臣都被唐玄宗继承了下来。但是玄宗感觉关东的人才多半也是贵族出身,只要是贵族,就总是不那么听使唤。所以玄宗还努力提拔重用各种没有政治根基的人,这种人更容易控制。 什么人没有政治根基呢?除了平民之外,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胡人。因此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就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玄宗时期的帝国北部边境一共设置了四个节度使,安禄山一人就管着三个,帝国的命脉几乎是完全交到他的手里了。 任用胡人将领,这种事情对大唐来说毫不新鲜,这本来就是一个胡汉混血的朝代。太宗时期就重用了不少胡人将领。但是胡人将领来自草原,要用好他们就得懂得草原政治逻辑,太宗与玄宗在这方面的理解水准大不相同。 太宗常年与游牧军人打交道,极其熟悉草原上的政治逻辑,对它的运用达出神入化之境。唐太宗曾经单枪匹马冲到阵前,痛斥入侵的突厥颉利可汗违背盟约,硬是把他给骂跑了。当然,可汗还是看到了太宗身后的庞大军队才跑的,但太宗单枪匹马所表现出的勇气,绝对符合草原英雄的特征,吸引了草原上大量粉丝。唐太宗最终分化并击溃了突厥帝国,以天可汗而不是皇帝的身份,统领起各种胡人,把突厥的组织机制与大唐的帝国秩序揉在了一起。 唐太宗还任用突厥将领,征服了广大的中亚地区,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帝国。这显然是一种二元帝国的逻辑。 但是,从唐高宗开始的皇帝,都不具有太宗那样的战争经验,也没有草原英雄的人格。再加上大唐定都长安,远离游牧与农耕的过渡地带,皇帝就越来越欠缺治理草原所需要的知识。所以,到了高宗的后期,突厥就脱离了大唐帝国的统治,再次形成独立帝国。 玄宗对于草原上的逻辑更是没有感觉,甚至开始主动放弃大唐的草原身份。太宗时,大唐以南北朝的北朝为正统所在,认为大唐继承的是鲜卑人建立的北周以及隋朝的统绪。但是玄宗统治了一段时间之后,提出唐朝的统绪是从汉朝继承过来的,于是南北朝的正统就不在胡人组建的北朝,而在汉人组建的南朝。大唐的草原身份就此被抛弃了。 大唐虽然建立起了二元帝国,但这种二元性太过于依赖于皇帝的个人能力,没有发展成为制度化的安排。倘若皇帝对草原不理解,二元性也就泡汤了。 这种情况下,玄宗却把帝国的命脉交到胡人将领的手里,这几乎就是等着出大事了。唐玄宗统治了几十年,晚年突遭安史之乱,大唐从最巅峰一下就摔了下来。

0 阅读:2
世阳聊过去

世阳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