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不幸被火车卷走,因背包带被勾住,三年后,他打算娶比自己小11岁的女排队员李东红,但在两人准备结婚时,却遭到了李东红父母的强烈反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3年,年仅十六岁的陈忠和步入福建省排球队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少年日后会在中国排球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队员,但对排球的热爱让他在训练场上永远比别人多付出一份努力,天还未亮,他就已经站在球场上进行发球练习;其他队员都休息了,他还在反复磨练技术动作,这种执着让他很快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队员,蜕变为省队的主力选手。 在那个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年代,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他深知自己在身体条件上的局限,便开始在战术理解和临场应变上下功夫,这种思考模式为他日后转型成为教练奠定了重要基础,当他后来被选调到国家队担任陪练教练时,这份眼光和洞察力让他在新的岗位上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在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上,陈忠和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位伯乐王莉莉,这位同样在省队效力的女排运动员,不仅欣赏他在球场上的拼搏精神,更被他对排球事业的执着所打动,两个怀揣着相同梦想的年轻人,在球场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中互相扶持,最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本该是幸福美满的,但事业的发展要求陈忠和必须远赴北京,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王莉莉始终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独自在福建老家抚养女儿、照顾双方父母,她深知丈夫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从不向他诉说生活的艰辛,这份默契的理解,成为了陈忠和在排球路上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 1992年的那场意外,永远地改变了陈忠和的人生轨迹,当他接到王莉莉在厦门火车站遭遇事故的噩耗时,整个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崩塌,失去至亲的打击,加上独自抚养年幼女儿的压力,让这位在球场上所向披靡的教练也一度陷入低谷。 就在陈忠和的人生跌入谷底时,李东红的出现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位比他小十一岁的福建女排队员,用她的真诚和善良,慢慢地走进了陈忠和的内心,她不仅主动承担起照顾陈忠和父女的责任,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心,面对外界的质疑和非议,李东红始终以坚定的态度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站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陈忠和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一支球队的重任,更是一个国家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逐渐找回了昔日的荣光,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两枚金牌,不仅是对他执教能力的最好证明,更是他以体育精神回报祖国的最佳见证。 执教期间,陈忠和展现出独特的用人智慧,他善于发掘新人潜力,勇于在重要比赛中启用年轻队员,在他的调教下,周苏红、杨昊、冯坤等一批优秀球员迅速成长,为中国女排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知人善任的能力,源于他对排球运动的深刻理解,也得益于他在运动员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 李东红比陈忠和小了整整十一岁,这个年龄差距曾让许多人对他们的结合持怀疑态度,但李东红以她的坚韧和智慧,用实际行动化解了外界的质疑,她不仅要适应新的家庭角色,更要面对继女陈珑的心理关卡。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李东红展现出非凡的胸襟和耐心,她从不刻意要求继女接纳自己,而是用日积月累的关爱,慢慢拉近彼此的距离,当陈忠和为国家队四处奔波时,正是李东红在默默支撑着这个家,她深知,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丈夫在赛场上的发挥至关重要。 2003年世界杯夺冠后,记者问起陈忠和成功的秘诀,他难得地提到了自己的家庭,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的不仅有夺冠的喜悦,更有对家人默默付出的感激,正是有了李东红在家庭方面的全力支持,他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国家队的训练工作中。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重组的家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陈珑开始理解父亲的选择,也渐渐接纳了这位年轻的继母,李东红用她的真诚和付出,不仅赢得了继女的信任,更得到了陈忠和父母的认可,这个曾经支离破碎的家,在她的悉心经营下重新焕发出生机。 2009年,当陈忠和正式从主教练位置上退下来时,他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清闲机会,这让他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生活,退役后的他,把更多时间用在了陪伴家人上,弥补了这些年来的亏欠。 信息来源:新浪网——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真情故事(图)
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不幸被火车卷走,因背包带被勾住,三年后,他打算娶比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2-18 22:23:14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