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名中国联防队员在执勤时遭到匪徒袭击,指挥员赶到现场后,果断做出决策,选择违反上级命令,直接下达了一个紧急命令,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决定最终为他赢得了一等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8月末的灿烂阳光下,三名联防队员正在进行例行的边境检查,炎热的天气让这份工作显得格外辛苦,然而,和平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当一辆可疑车辆在检查点前停下时,没人预料到接下来发生的血腥一幕,十余名持械歹徒突然从车上窜出,对这三名普通的联防战士展开了疯狂的屠戮,在这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中,三名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夏末的午后。 消息传到武警新疆总队,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这已经不是这伙暴徒第一次作案,他们的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武警支队队长王刚接到上级死命令: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这群穷凶极恶的歹徒缉拿归案。 追捕行动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困境,八月的玉米地,两米多高的秸秆编织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迷宫,茂密的叶片遮天蔽日,视线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样的地形对于熟悉当地环境的歹徒来说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却让特警部队的搜索举步维艰。 更大的挑战来自上级的特殊命令:为避免误伤当地群众,在确认目标之前,所有枪支必须保持保险栓锁定状态,这个命令的初衷是保护无辜,却让特警们陷入两难,在这种复杂地形下,一旦遭遇埋伏,解除保险栓所需的那一秒钟,足以让战士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夜幕降临,追捕行动进入最关键阶段,经过情报分析和群众举报,特警队伍终于锁定了歹徒的藏身之处,面对茫茫玉米地,王刚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最基本的准则,但作为一名指挥官,保护部下的生命同样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王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命令所有参与行动的特警提前打开保险栓,并郑重承诺:“出了任何事,我一人承担,”这个决定,既是对上级命令的违背,更是对战士生命的负责,军令如山,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这片危机四伏的玉米地里,王刚选择了后者。 王刚的决定很快经受了生死考验,夜色中,特警分队沿着玉米秸秆的间隙缓慢推进,突然,一声枪响划破夜空的宁静,走在最前方的刘志军遭遇了歹徒的伏击,一柄锋利的长矛直取面门,千钧一发之际,这名经验丰富的特警立即扣动扳机予以还击,尽管口腔被长矛贯穿,但这次及时的反击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更为整个围剿行动赢得了先机。 如果不是提前打开保险栓,这个瞬间的迟滞足以让刘志军付出生命的代价,事实证明,王刚的决策挽救了战士的生命,枪声惊动了潜伏在玉米地深处的其他歹徒,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就此拉开帷幕。 暴徒们显然没有预料到特警们会在夜间展开如此果断的行动,他们仓皇逃窜,试图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突出包围,然而,早有准备的特警们已经在玉米地外围形成了严密的封锁线,王刚临危不乱,指挥特警队员有条不紊地收紧包围圈。 战斗异常惨烈,暴徒们在走投无路之际愈发疯狂,甚至试图挟持路过的村民作为人质,关键时刻,王刚敏锐地发现了破绽——歹徒手中的“武器”不过是用树枝伪装,他当机立断,下令特战队员展开最后冲锋,经过一番激烈的肉搏战,这群穷凶极恶的暴徒终于全部落网。 战斗结束后,王刚第一时间向上级如实汇报了自己违抗命令的决定,出乎意料的是,上级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授予了他一等功的荣誉,这个决定体现了军队指挥体系对基层指挥官临机决断能力的充分肯定。 在事后的总结中,上级指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不仅要严格执行命令,更要有随机应变的智慧,王刚的决策,正是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一古训运用到了实战中,他既没有盲目蛮干,也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在保护战士生命与完成任务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信息来源:新华网——一切为了人民安居乐业——记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反恐尖兵王刚
2008年,三名中国联防队员在执勤时遭到匪徒袭击,指挥员赶到现场后,果断做出决策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2-18 22:23: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