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瓜子半口油?别错了,3种坚果最好别吃,伤肝又致癌 在追求完美身材的浪潮中,丽丽也一头扎进了减肥的 “大军”。她像个认真备考的学生,在各种减肥攻略里疯狂 “遨游”。不少攻略都提到,每天适当吃点坚果,对减肥大有益处。这个说法瞬间击中了丽丽的心,仿佛找到了减肥的 “秘密武器”。 于是,丽丽兴致勃勃地采购了一堆坚果,满心欢喜地拎回宿舍。舍友看到她这大包小包的坚果,满脸写着诧异。舍友忍不住问道:“丽丽,你不是要减肥吗?咋买这么多坚果呀?” 接着又赶忙说:“你难道不知道‘一口坚果半口油’吗?不把你吃胖就不错了,还指望靠它减肥?而且听说吃多了容易得高血脂呢!” 丽丽听了舍友这番话,心里 “咯噔” 一下,原本的兴奋劲儿瞬间被担忧取代。她不禁犯起嘀咕:难道坚果真像舍友说的那样,是减肥路上的 “绊脚石”,压根儿不能吃? “一口坚果半口油”,真相是什么? “一口坚果半口油,吃了发胖还高血脂”,这说法看似有理,实则缺乏科学依据。 的确,坚果的脂肪含量不低,可只要吃法得当,适量食用并不会让人发胖。一般建议每天吃 10g 左右坚果,大概就是一小把,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身体增添过多负担。 要是把坚果当普通零食,毫无节制地吃,那脂肪摄入肯定超标,发胖自然不可避免。而关于坚果会升高血脂的说法,更是与事实相悖。 国外多项队列研究表明,每天吃少量坚果的人,比完全不吃坚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能降低 28%。还有荟萃研究分析发现,每周吃 1.5 - 3.5 份坚果的人群,体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都有所下降。对于高血脂人群,适量吃坚果反而有助于控制病情。 实际上,坚果堪称营养小宝藏,对健康益处多多。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忙降血脂;其中的精氨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单宁酸等成分,像一群忠诚卫士,守护着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坚果中的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后,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糖尿病有一定作用。此外,坚果丰富的维生素 E 和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我们延缓衰老。 每天吃点坚果有益健康,但 5 种人要注意 虽然坚果好处不少,但并非人人都适合。以下这些人群,吃坚果可得谨慎。 过敏人群:小心过敏 “风暴” 有些人的体质像敏感的 “探测器”,对坚果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一旦吃了坚果,皮肤可能像被无数小虫子叮咬般瘙痒,面部也会变得红肿,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过敏人群吃坚果前,一定要先确认自己是否过敏。 腹泻人群:别让坚果加重 “腹泻困境” 坚果富含油脂和膳食纤维,正常情况下,能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但对于正在腹泻的人来说,吃坚果就如同给已经汹涌的河流再开闸放水,会让腹泻症状更严重。所以,腹泻人群在身体恢复前,最好和坚果保持距离。 婴幼儿:警惕窒息风险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吞咽和咀嚼能力还不完善,坚果又硬又是颗粒状,一旦误食,很容易卡在喉咙,引发窒息危险。想象一下,孩子玩耍时不小心把坚果放入口中,却无法顺利吞咽,那场面多惊险。所以,这个阶段若给孩子吃坚果,一定要捣碎或磨成粉。 咽喉发炎者:别让坚果加剧 “咽喉疼痛” 咽喉发炎时,咽喉就像受伤的战场,脆弱又敏感。坚果比较干燥,吃下去如同给疼痛的咽喉撒盐,会让症状加重,干痒、疼痛的感觉更明显,甚至吞咽口水都困难。所以,咽喉发炎的朋友,等炎症消退后再考虑吃坚果。 饮食脂肪过剩人群:避免坚果增加 “脂肪负担” 有些人平时饮食重油重盐,身体已经摄入大量热量和脂肪。此时再吃坚果,就像给超载的货车又加重负担,容易发胖,还可能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这类人群为了健康,要控制坚果摄入。 这 3 种坚果,千万别吃 生活中,选坚果也有讲究,以下这几类坚果千万别吃。 霉变坚果:黄曲霉素的 “毒陷阱” 霉变坚果就像隐藏的 “健康杀手”,很可能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毒性极强,少量摄入都可能中毒,长期摄入还会增加患癌风险。挑选坚果时,一旦发现霉变,绝对不能吃。 有哈喇味的坚果:氧化后的 “健康隐患”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氧化后产生的自由基会加速人体衰老、增加患癌风险。氧化的坚果吃起来有明显哈喇味,像食物变质的味道,吃到这种坚果,要马上吐出来,不能再吃。 重加工坚果:高油脂高盐分的 “甜蜜陷阱” 市面上的重加工坚果,如奶油味、盐焗味等,味道诱人,但不建议购买。经过重加工,坚果的油脂和含盐量大幅提高,吃多了对健康不利,相比之下,原味坚果更健康。 另外,吃坚果时间也有门道。建议早上或下午茶时间吃,这时身体新陈代谢旺盛,能更好消化吸收坚果营养。晚上睡前别吃,否则易加重胃肠道负担,还可能引起胃酸反流,影响睡眠。吃坚果也要控制量,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年过70不能吃核桃?医生提醒:不想抬进医院,4种坚果最好少吃!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