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的灭亡:拥兵数十万的张献忠,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给玩死的? 张献忠的军事力量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堪称庞然大物。 自崇祯三年起兵至1644年称帝,其麾下军队从数千人扩张至数十万,鼎盛时期号称“百四十营”,每营兵力约五千人,总兵力可达七十万之众。 可拥有如此庞大规模的兵力,他却一步一步把自己玩死了。 张献忠这种规模的军队在明末乱世中仅次于李自成的大顺军,但其本质却与李自成截然不同。 李自成以“均田免赋”凝聚民心,而张献忠的军队则是一支典型的流寇武装,依赖劫掠维持生存。 张献忠的兵力核心力量是早期追随他的陕西边军旧部,这些人作战经验丰富但纪律松散。 外围则是沿途裹挟的饥民和降卒,缺乏忠诚度。 他用的是“流动作战”模式,攻破城池后掠夺物资、焚烧官府、裹挟民众,再迅速转移。 虽能短期扩大兵力,却导致根据地建设完全缺失。 例如攻占武昌后,他纵兵屠城三日,掳走壮丁充军,却未派兵驻守,最终被左良玉轻易收复。 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看似高效,实则将军事优势转化为政治劣势:每攻一城,必树一敌。 1641年攻陷襄阳后,他将俘虏的明军“人断一手”;次年破六安,竟下令全城百姓“男左女右”各斩一臂。 这种集体残害并非单纯的泄愤,而是刻意制造生理恐惧,迫使民众放弃抵抗。 但极端手段的反噬远超预期,1644年入川后,四川士绅组织武装反抗,杀害大西政权官员,张献忠遂以“通敌”为名展开报复性屠杀。 据传教士利类思记载,仅成都一城便有二十万百姓被杀,尸体堵塞河道,“水几不流”。 张献忠将劫掠视为政权根基,甚至制定严苛法令:私藏一两白银者斩全家,藏十两者剥皮。 他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展出二十四屋金银,却将提供财富的四川士绅屠戮殆尽。 “竭泽而渔”的掠夺彻底摧毁了经济基础,大西政权后期连军粮都需以人肉充饥。 他自封“大西皇帝”,用黄金铸造“永昌大元帅”印信,又命人将地球仪置于大殿,幻想征服世界。 这种将暴力、财富与神权杂糅的统治方式,既无法获得士大夫支持,也失去了农民阶级的认同。 当清军压境时,四川百姓甚至协助清军围剿大西军,可见其统治已彻底丧失合法性。
注定的灭亡:拥兵数十万的张献忠,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给玩死的? 张献忠的军事力量在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13 20:54:09
0
阅读: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