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后,复明为何会失败?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正在长江战船上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09 18:52:51

明亡后,复明为何会失败?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正在长江战船上呕吐。 这个患有严重晕船的文官,此刻死死攥着塘报。 他呕的是大明王朝最后一口元气。 当李自成破北京的消息传到江南,各地藩王像饿狼嗅到血腥。 洛阳的福王、杭州的潞王、桂林的靖江王,个个摆出“监国”架势。 最后靠江北四镇军阀高杰、黄得功等人刀剑相逼,才把朱由崧架上皇位。 史可法在扬州城头苦笑:“这哪是朝廷?分明是贼窝分赃!” 更致命的是军头割据。 左良玉八十万“清君侧”大军顺江东下,马士英竟调江北防线精锐堵截,任由多铎从容渡过淮河。 扬州十日惨剧发生时,黄得功正忙着和前来“护驾”的刘良佐火并,等清军杀到眼前,两位总兵的人头已经挂在同一根旗杆上。 永历十二年,李定国磨刀石上溅起火星。 这位大西军出身的“大明秦王”,刚刚在衡阳阵斩清敬谨亲王尼堪。 但当他望向昆明行在,眼中尽是阴霾。 孙可望的叛军正和张煌言的水师争夺粮道,而永历帝躲在缅甸木邦瑟瑟发抖。 南明的军事困局,早在隆武帝时期就埋下祸根。 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时,手里攥着三千艘海船,却只盯着福建盐税。 清军南下时,这位海盗王打开仙霞关的速度,比当年剿灭刘香都快十倍。 等到郑成功竖起“杀父报国”大旗,金厦水师已成孤岛困兽。 最讽刺的是战力巅峰时刻。 李定国两蹶名王,杀得孔有德自焚、尼堪阵亡时,永历朝廷却忙着给孙可望封“国主”。 等清军缓过气三路合围,明军精锐早在内斗中消耗殆尽。 顺治五年(1648年),江西赣州城头换了七次大王旗。 老百姓蹲在墙角啃观音土,看江天一部的明军和清军拉锯厮杀。 货郎王老五把最后半袋糙米藏进灶台,嘟囔着:“管他朱皇帝还是满皇帝,能让我种地就是好皇帝。” 南明始终没读懂乱世人心。 多尔衮宣布“剃发易服”,江南士绅突然爆发出惊人血性。 嘉定三次屠城,江阴八十一日,那些平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此刻抡起门闩也能砸碎清兵脑袋。 可永历朝廷忙着给土司封爵,始终没在民心上筑起防线。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TomTim

TomTim

1
2025-02-10 17:05

明亡后复明为何会失败?因为当时宣传不到位,萌粉太少,大家不知道大明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伟大气节!

光刻机研究中心

光刻机研究中心

2025-02-11 08:30

满清伪朝不得好死

历史古道翰风

历史古道翰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