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一叛徒来找柯麟看病,柯麟当即认出了叛徒,但他没露声色,不慌不忙地给叛

文史记叙录 2025-02-06 19:12:08

1929年,一叛徒来找柯麟看病,柯麟当即认出了叛徒,但他没露声色,不慌不忙地给叛徒看完病,然后以取药为名,暗地里派人通知中央特科。

1929年的上海,纸醉金迷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员的抓捕一刻不停,叛徒告密事件层出不穷,革命事业岌岌可危。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名叫柯麟的医生,正以他的双重身份,在暗流涌动的上海滩谱写着一段传奇。

柯麟在上初中时,在学校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怎么可能同意父母为自己包办婚事。

柯麟对弟弟柯正平说:“我决定学医。”

弟弟追问三哥为什么突然选择学医。

三哥只简短地回答了四个字:“救死扶伤。”

虽然柯正平不太理解这些话的深层含义,但他明白,三哥有着远大的抱负。

于是,那个晚上弟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交给了柯麟。

同时柯正平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内心激动不已,决定瞒着家人,偷偷加入革命队伍。

凭借出色的表现和灵活的处事方式,柯正平很快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重用。

之后她也被安排在上海滩的一家诊所里行医,深受百姓的敬爱和信赖。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曾担任军医,并因此结识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后来变节成为叛徒的白鑫。

那时的白鑫不过是个普通党员,根本未曾意识到柯正平的真实身份。

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几年后成了这场谍战中的重要转折点。

白色恐怖横行,这对共产党人的意志是个大考验。

一些人经受不住威逼利诱,选择背叛革命,白鑫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是中共中央军委的秘书,对党的核心秘密了如指掌。

在国民党特务的策反下,他最终变节,出卖了中共中央军委六位领导人的秘密会议地点,导致彭湃等五位领导人被捕。

时光不停流转,有些缘分仿佛早有安排。

白鑫走进柯麟的诊所时,眼神警觉,四下环顾,生怕被别人认出。两名国民党特务紧随其后,步伐沉重,显得格外小心。

柯麟在诊所后方默默注视着他,心中掠过一丝震动:这正是那个曾导致五位同志英勇牺牲的叛徒——白鑫。

他记得清楚,当年他亲眼见证了许多同志因为白鑫的背叛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柯麟保持着镇定的表情,依旧微笑着迎接白鑫的到来。

他知道,自己必须冷静处理这一情况,不可贸然行动。

诊所内的气氛似乎仍旧如常,白鑫坐下来时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

柯麟用专业的态度检查了他的身体,轻描淡写地询问症状,完全没有表现出内心的波动。

白鑫则在诊治过程中,似乎对柯麟的从容不迫产生了一丝轻视,放松了警惕,甚至表现得比平时更加随意。

当检查结束,柯麟以取药为名,悄悄地通过诊所的另一名工作人员传递了紧急信息,明确告知中央特科:“叛徒白鑫现身!”

他继续保持表面上的冷静,顺理成章地给白鑫开了一些处方药。白鑫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常,安心地坐等药物准备。

与此同时,陈赓接到信息后,立刻派出了行动小组前往诊所准备抓捕白鑫。但白鑫的多疑性格让他没有放松警惕,在诊所待了没多久后,他感到了一丝不对劲。即使没有等到所谓的“药”送来,他还是匆匆离开了诊所。

柯麟看着白鑫离去,心中一阵惋惜,但依然没有表露任何情绪,迅速向工作人员发出暗号,确保整个行动没有暴露。

陈赓得知白鑫已离开诊所后并未气馁,反而将目光转向下一步的计划。

几天后,白鑫果然主动联系了柯麟,这一次,他显得更加小心谨慎。

白鑫这时透露了自己的住址,轻描淡写地说道:“下次可以直接去我家里看病,方便些。”柯麟静静听着,心中却已经暗自有了打算。

回到诊所后,柯麟立刻将白鑫的住址告知了陈赓,并通过其他渠道确保情报传递没有一丝漏洞。陈赓经过仔细部署,决定采取快速、果断的行动。

中央特科的队员们早已在白鑫住处附近埋伏,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起突袭。

不久后,白鑫的身影出现在了特科队员的视线中。经过精密的部署,行动队员迅速展开了行动,快速扑向白鑫的住处。

当白鑫发现身后有不明身份的人接近时,他的脸色骤变,但为时已晚,特科队员已经包围了他。短短几秒钟,白鑫便被制服,随即被判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叛徒,果断处决。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特科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这个隐藏在背后的巨大威胁。

这一次,柯麟再次肩负起了重大责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冷静处理,不仅保护了组织的安全,也彻底铲除了这个曾经带来无数伤害的叛徒,确保了革命队伍的稳定与安全。

为了保护柯麟的安全,党中央决定安排他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在香港,柯麟再次以医生的身份示人,开设了一家诊所。

他表面上是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实际上还是个对党忠心耿耿的战士,一直默默为革命事业付出。

柯麟的经历,就是那个时期众多隐蔽战线的代表。

0 阅读:99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