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也骂,错也骂,就你一个人最正确!我也不干了!"1947年,贺炳炎、廖汉生当

蜀山史道 2025-02-06 18:15:53

“对也骂,错也骂, 就你一个人最正确!我也不干了!"1947年,贺炳炎、廖汉生当众顶撞彭德怀,贺龙大感不妙赶紧制止。

贺炳炎,独臂战神,骁勇善战,廖汉生,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两人都在贺龙麾下崭露头角,而廖汉生更是贺龙的外甥女婿,这层关系让他们的命运紧紧地与贺龙捆绑在了一起。

1936年,漫漫长征路上,贺炳炎任红六师师长,廖汉生任政委,这是两人首次搭档,草地茫茫,缺粮少药,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支疲惫之师,为了鼓舞士气,贺炳炎和廖汉生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野菜,啃树皮,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走出了草地,这次生死与共的经历,也为他们日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贺炳炎和廖汉生又一次走到了一起,忻口战役打响后,两人率领贺廖支队深入敌后,伏击日军运输线,黑石头沟一战,歼敌数百,缴获颇丰,之后雁门关伏击战更是名震中外,“贺廖支队”也因此一战成名,奠定了两人在军中的地位。

抗战胜利后,贺炳炎和廖汉生加入新四军序列,在动荡的局势中,他们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从襄南军分区到江汉军区,两人合作无间,部队也迅速壮大,为日后加入西北野战军做好了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和廖汉生率领的第一纵队,与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并肩作战,然而,“贺龙嫡系”的称号,加上彭德怀的火爆脾气,让三人之间摩擦不断。

榆林攻坚战,一纵未能按期拿下城池,彭德怀在电话里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让廖汉生心中十分不爽,他带着警卫连直奔前线,要亲自证明一纵的战斗力,随后赶到的贺炳炎也亲自带兵增援,最终击退了敌军,维护了一纵的荣誉。

清涧战役中,彭德怀再次催促贺炳炎加快进攻速度,这回贺炳炎的暴脾气也上来了,竟然摔了彭德怀的电话,这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之举,尽管贺炳炎心里窝火,但他最终还是带领部队攻克了清涧,用胜利回应了彭德怀的批评。

在前委扩大会议上,由于彭德怀越级指挥的问题,廖汉生公开顶撞了彭德怀,甚至表示“不干了”,贺炳炎也站在廖汉生一边,怒怼彭德怀,这一幕让在场的贺龙十分尴尬,赶紧出面调解。

为了缓解彭德怀与贺炳炎、廖汉生之间的矛盾,贺龙会后特地找他们谈话,批评了他们的冲动行为,并请林伯渠、习仲勋等人做思想工作,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廖汉生和贺炳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彭德怀道歉。

彭德怀也进行了自我批评,表示在批评方式上需要改进,三人最终冰释前嫌,一纵也成为了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屡立战功。

两次攻打榆林失利后,一纵开始了整训,总结经验教训时,发现新兵占比过高,许多人缺乏战斗意志,这成为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三五八旅开始探索新的整军方法。他们发现,让士兵们诉说自己在旧社会、旧军队中的苦难经历,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阶级仇恨和战斗热情,这种“诉苦”的方式,结合“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的“三查”运动,让士兵们认清了敌人,坚定了战斗信念。

廖汉生迅速将“诉苦三查”的经验推广到整个一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彭德怀在得知此事后,也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下令在西北野战军推广这一经验。

“诉苦三查”运动在西北野战军迅速展开,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毛泽东在得知此事后,更是将“诉苦三查”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并在全军推广。

1948年,西北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彭德怀指挥西野发动了宜川战役,一纵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宜川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随着战争的推进,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这支由贺炳炎和廖汉生带领的“天下第一军”,继续在西北战场上披荆斩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

0 阅读:155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