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1年,司马懿自知活不了多久了,想起曾被自己斩杀的曹家1000多口人,临死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06 17:23:36

公元251年,司马懿自知活不了多久了,想起曾被自己斩杀的曹家1000多口人,临死前,他给儿孙留下了两个无比英明的遗嘱:理好国政,司马家后人一律不准上坟!   自古以来生死都是大事,死后的仪式感也不能少,除了盛大的丧葬仪式外,每年清明还要有后人上坟。   司马懿作为威震四方的权臣,下葬时却很低调,死后葬在了他选中的首阳山。   陵墓的地址是司马懿一早选好的,但他还额外提了几点要求,让儿子们不知如何是好。   第一点是所有的仪式从简,最好不要惊动任何人。   第二点是不穿华服不带陪葬品,只要穿着平日的衣服下葬就行。   第三点是不能跟妻子合葬,因为他的坟茔需要完全保密,不能出现任何显示身份的信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司马家的后人不得给他扫墓。   这不是为了让他死后能清净一点,而是保护家里别被偷袭,因为他灭掉曹爽一家子的时候,就是趁对方陪幼主去祭祀。   其实曹爽跟司马懿,本该是携手并进的搭档,因为魏明帝托孤时专门选中他们托孤幼主。   曹爽本来不姓曹,是因为他爷爷保护曹操被杀,曹操破例收养了他的父亲曹真。   从名义上来说,曹爽算是曹家的义孙,但地位威望远不如燕王曹宇。   托孤要选最信赖的人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曹宇都算是理想人选。   但或许是考虑到了亲缘关系,魏明帝担心叔叔曹宇夺权,最后就选了曹爽。   只是曹爽虽然很忠心,却无法跟六十岁的太尉司马懿好好搭档。   他一心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朝中,又设法架空司马懿的权力,只当对方是不懂谋划的老人家。   殊不知,司马懿扎根官场多年,论谋算论心计都不是曹爽能比的。   他看似爽快的交出兵权回家养老,却在暗地里等待时机,将曹爽一党一网打尽。   为了唱好这场大戏,司马懿还假装久病不起,跟前来探望的曹爽好友托孤。   这个消息也让曹爽放下心来,以为自己马上要大权在握。   他安心陪伴幼主去祭祀,却没想到就在他出行后,司马懿一锅端了他的老巢。   没等曹爽想当初应对的法子,司马懿又送来了一道信息,称只要交权就放了他。   这是司马懿设下的圈套,曹爽却信以为真,最后被对方一举灭族,天下人皆为之震惊。   为了斩草除根,司马懿用了狠厉的“灭三族”,就连毫无关系的岳母娘家人,都变成了刀下亡魂。   历史上首位被灭三族的人是秦朝被构陷的丞相李斯,被处以残忍的腰斩之刑,同时株连三族。   在曹爽三族被行刑当天,1000多位曹家人同时被斩杀,画面之惨烈无人敢回顾。   司马懿这一举动也被写入历史,成了后人诟病的一个话题点。   但他走的这步棋,却打破了曹魏的权力格局,为司马家的后人铺平了道路。   司马懿显然看不到那个时候了,不过因为曹氏灭族的事情,他很担心自己将来在地下不得安宁。   为了避免自己的墓地被盗采,他才交代了儿子们低调行事,不要去祭拜他,免得被人发现了他的坟墓。   至于司马家的风光,就需要他们好好治国理政,在百姓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不得不说,司马懿也是个运筹帷幄的高手,他深谙“百姓是天下的根基”,只要司马家的人能造福百姓,他们的权力就能延续。   也因为他这个遗嘱,直到东晋彻底灭亡,他的陵墓都没有被找到。   参考资料: 司马懿真是个大奸臣吗?高平陵之变或难得此结论,北京晨报

0 阅读:19
悦悦小侃历史

悦悦小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