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当这件事情传到唐高宗李治耳中时,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06 10:23:28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当这件事情传到唐高宗李治耳中时,李治大发雷霆,立即派人前去接文成公主。万万没想到,文成公主宁愿寡居都不愿意回到大唐。   古代西藏有一种被称为“共命人”的特殊殉葬品,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陪葬品。   根据史料记载,赞普逝世之后,需要选出五位共命人日夜饮酒,等到下葬的时间从脚底放血,跟着动物一起为赞普殉葬。   这跟以前的活人殉葬制度极为相似,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共命人都是赞普的亲朋好友。   哪怕是从大唐嫁到西藏的公主,也逃不过殉葬的命运。   文成公主16岁出嫁,25岁就经历了丧夫之痛,但没等她从悲痛情绪抽出,吐蕃大臣就表示需要她殉葬。   这也是吐蕃的老传统了,因为松赞干布最疼爱文成公主,所以她需要为丈夫殉葬。   不过文成公主身份不一般,当消息传回大唐,唐高宗李治怒而拍桌。   虽然文成公主不是皇室女,但她毕竟是大唐的公主,让公主给松赞干布殉葬,岂不是辱没了大唐?   于是他当即下令派出使者赶往吐蕃,务必阻止这场闹剧,如果可以的话,要把公主接回大唐。   然而等使者到了吐蕃,却出现了一个让他为难的局面。   倒不是吐蕃坚持不肯放人,而是文成公主不愿归乡。   面对大唐使者的到来,文成公主在欣喜之余,又表示自己要留在吐蕃。   使者实在不解,吐蕃能有如今的发展,多半是靠文成公主的嫁妆。   在她来到吐蕃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苦寒之地,论生活条件和文化习俗,大唐哪里不比吐蕃好?难道是因为她深爱松赞干布?   但这个理由也说不通,在正式迎娶文成公主之前,这位吐蕃赞普早以妻妾成群。   对松赞干布而言,娶妻是为了自己的雄图大业。   譬如在统一了吐蕃王朝之后,他就迎娶了他国公主。   但这并未改变吐蕃的发展,为了让自己的王朝更繁荣,他决定迎娶大唐公主。   文成公主来到吐蕃后,松赞干布专门为她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以示自己对公主的爱重。   而且松赞干布也没有厚此薄彼,在修建布达拉宫的同时,他又为发妻尺尊公主修了个大昭寺。   不过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更多是带着造福吐蕃的使命而来。   她深知自己代表东土大唐而来,肩负着中原和西藏交好的任务,绝不能轻易离开吐蕃。   因此文成公主决定留在西藏,继续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双方友好往来提供支持。   好消息是,经过大唐使者的交涉,文成公主不必为亡夫殉葬。   她在西藏寡居三十多年,兢兢业业恪守自己的责任,充当两邦相交的友谊桥梁,让吐蕃跟大唐和平相处。   她带来的工匠和各种书籍,大大改善了吐蕃人民的生活,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纵观历史,文成公主可谓“援藏第一人”,开创了友好往来的先河。   因为她的坚守,此后200多年里,吐蕃跟大唐保持友好往来。   在文成公主之后,地位尊贵的金城公主也嫁入吐蕃,带去的嫁妆更是丰厚无比,延续大唐和吐蕃的友好情谊。   因为金城公主的到来,吐蕃还主动跟唐朝结为甥舅之盟。   唐玄宗按辈分是金城公主的哥哥,迎娶金城公主的赤德祖赞也称唐玄宗为“皇帝舅”。   吐蕃人民感念于金城公主的大义,却奉文成公主为神明,在她因为天花病逝之后,吐蕃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她跟丈夫松赞干布合葬。   至此,这为远道而来的大唐公主,永远长眠于她的第二故乡了。   参考资料: 吐蕃赞普殡葬仪礼中的“共命人”——论古代藏地之人殉,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0 阅读:1
悦悦小侃历史

悦悦小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