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在中医里非常重要,被称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

飞翔说健康 2025-02-04 18:46:19

《脾胃:人体的“后天之本”》

脾胃在中医里非常重要,被称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在人出生之后,脾胃就像一个“大厨房”,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身体能用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生长发育。

一、脾胃的功能

1.  运化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当食物进入胃里,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脾就会把其中的精微物质(也就是营养成分)运输到全身各个地方。比如,我们吃进去的米饭、蔬菜等食物,在胃里被研磨、分解后,脾就像一个勤快的“搬运工”,把其中的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让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能得到滋养。

脾还主运化水湿。身体里多余的水分,也是靠脾来调节的。如果脾功能正常,就能把多余的水分及时运送到膀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保持身体水液代谢的平衡。就像一个高效的“排水系统”,防止身体出现水湿停滞的情况,像水肿、湿气重等表现。

2.  升清功能

脾有升清的作用。它能够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向上输送到心、肺等脏腑。这样,心肺等脏腑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比如,肺主呼吸,需要足够的精微物质来维持肺泡等组织的正常代谢,脾升清功能正常,肺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呼吸功能才能正常。如果脾升清功能失常,可能会出现头晕、疲倦等症状,因为清阳之气不能正常上升,头部得不到足够的精微物质滋养。

3.  统血功能

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血液能在脉管里正常流动,不溢出脉外,离不开脾的统摄。就像一个“血液管理员”,保证血液在规定的“管道”里流动,避免出现出血等异常情况。比如,有些人在劳累或者饮食不节后,出现鼻衄(鼻子出血)等情况,可能和脾的统血功能失调有关。

二、脾胃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关系

1.  和五脏的关系

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能够上输于心,为心提供营养,维持心的正常功能。同时,心主血脉,心血充足,也能帮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发挥。如果脾胃有病,可能会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反之,心病也可能影响脾胃,比如心烦、焦虑等情绪问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

肺:脾升清功能正常,才能把精微物质输送到肺,肺的呼吸功能才能正常。而且,肺主一身之气,调节气机,也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功能。如果肺气虚,可能会导致脾气不升,出现咳嗽、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脾气虚,也可能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痰多、便溏等情况。

肝:肝主疏泄,调节气机,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如果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出现胸闷、胁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而脾胃湿热等病变,也可能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烦躁、易怒等情况。

肾:肾藏精,精能生血,为脾胃的运化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也能充养肾精。如果肾阳虚,可能会导致脾阳不振,出现畏寒、便溏等症状;脾虚湿盛,也可能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出现水肿等情况。

2.  和四肢肌肉的关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四肢肌肉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如果脾胃功能好,四肢肌肉就会有力,活动灵活。反之,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就会萎软无力,容易疲劳。比如,有些人长期消化不好,就会感觉四肢没劲,干点活就累得不行,这就是脾胃虚弱导致四肢肌肉失养的表现。

三、如何养护脾胃

1.  合理饮食

饮食要规律,按时吃饭,不要饥一顿饱一顿。食物要多样化,均衡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比如,早餐可以吃点小米粥、包子,午餐吃米饭、炒菜,晚餐吃点面条、蔬菜汤,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减轻脾胃的负担。

2.  注意保暖

脾胃喜温恶寒,腹部要保暖,避免受凉。在寒冷的天气,可以穿件保暖的内衣,或者用暖宝宝贴在腹部。如果腹部受凉,可能会导致脾胃阳气受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功能。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每天饭后散步半小时,既能帮助消化,又能锻炼身体,对脾胃很有好处。

4.  调节情绪

情绪对脾胃影响很大,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生气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如果情绪不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等情况。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冷~月

冷~月

1
2025-02-04 21:07

[赞][赞][赞]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