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中医“五行六气”“ 万事万物有来处自然也有归途,天地间的大气运行如此,人如

飞翔说健康 2025-02-04 18:46:19

广成中医

“五行六气”

“ 万事万物有来处自然也有归途,天地间的大气运行如此,人如此,气在人体中的运行也是如此。如果气在人体的圆周运动顺畅的话身体自然康健,但是如果运行不畅就会产生邪气。”

万事万物有来处自然也有归途,天地间的大气运行如此,人如此,气在人体中的运行也是如此。如果气在人体的圆周运动顺畅的话身体自然康健,但是如果运行不畅就会产生邪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热,这六种邪气。邪气就是五行运动圆,作用偏见之气。那么大家肯定会疑问,五行不应该对应五种邪气吗?怎么会有六种邪气呢?这是因为中医把火分为了君火和相火,君火是指上升之火,相火是指下降之火。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上升,就变成了君火。就像在朝堂之上,君和相要配合得当才能让国家政务有条不紊进行。

如果木气运行不畅就会病在风。春天,大气由寒转温,地下水中所封藏经过秋天下降来的阳热,开始活动并开始上升,草木开始发芽,所以木具有生发、条达之性,其气主动,动而不通,则生风。也就是说当木气运行不畅,就如同春天的生机受阻,肝气失于疏泄,风气就会异常,易引发风证,比如眩晕、抽搐等,像《黄帝内经》中就提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君火和相火运行不畅就会产生热和暑。火对应夏季,火分君火和相火,君火主升,相火主降。君火在若运行不畅,阳气内郁,就会产生热象,如心烦、失眠等;相火在人体运行异常时,阳热无法降入水中,类似夏日暑热太过,出现高热、汗出、口渴等暑热症状。

土气运行不畅就会产生湿。土有生化、承载、受纳之性,对应长夏,此时地面阳热盛满,逐渐降入土下,寒热相逼,若土气运行不畅,就像土地排水不畅,水湿停滞,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就会失常,水湿内生,导致肢体困重、腹胀、便溏等湿证。

金气运行不畅会产生燥。金有沉降、肃杀之性,此“杀”在在古文中亦做“降”字解释。对应秋季,立秋之后,阳气下降,叶落归根,万物得根。金气若运行不畅,热无法降入土中,就会过于干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燥证。

水气运行不畅会产生寒。水具有滋润、下行之性,对应冬季,地面上得阳热全部降入地下水中,水降热封藏其中,此时水外已寒,水内藏阳。若水气运行不畅,无法封藏,就像冬季江河冰封,阳气不能温煦,人体肾阳不足,出现畏寒肢冷、水肿、小便清长等寒证。

人体的小宇宙跟天地之间大宇宙运行是一样的,在不断的升降浮沉之间完成圆周运动。心产生的热在肺的作用下不断下降,逐渐沉入肾水之中,肾水的热又会在春天变暖之时不断生发,脾土则在其中起到运化的作用,如此人体的小宇宙就开始循环往复,不断运转。

正因为这样的圆周运转,人体才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人体有五脏六腑,是表里配合的关系,一脏配一腑,脏者,藏也。腑者,化也。阳性化,阴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腑属阳,其色明。脏属阴,其色暗。阳而明,故能化。阴而暗,故能藏。此“脏腑”二字之意义也。总结一下就是:脏属阴为里,主收藏,腑属阳为表,主运化。比如我们经常说肝胆相照,肝属于脏,属阴,主要用来藏血,胆属于腑,属阳,主要用来运化。胆汁有消化的作用,这个大家都知道。再比如脾胃,脾属于脏,属阴,主运化水谷精微,胃属于腑,属阳,主要把吃进来的食物消化成水谷精微。再比如肾和膀胱,肾主收藏肾水,膀胱就是用排泄了。肺和大肠,心和小肠,都同样是这个道理。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具体表现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气通过升降浮沉完成在整个身体内的圆周运动,那么同样相表里的每对脏腑之间也是通过气的升降完成自己的小圆周运动。

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天地之间的木气,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秋季降入土中,再由冬季沉入土下之水中,经春季升出而成。人身的木气也是如此。肝胆虽然都在人体右腹,但是中医认为肝经在身体左侧,胆经在身体右侧。气由由右边胆经降入肾水之中,再由左边的肝经升起,完成圆周运动。所以肝经有病,要诊左脉,左腹有病,主要从肝经上治疗,肝胆主筋,有疏泄作用。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那么其他脏腑之间也是同样道理。

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心与小肠主血,有宣通作用。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处处有火气。心经自上而下,小肠经自下而上完成圆周运动。

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肺与大肠主皮毛,有收敛作用。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气。肺经自上而下,大肠经自下而上完成圆周运动。

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肾与膀胱主骨,有封藏作用。人身处处有封藏的作用,处处有水气。膀胱经自上而下,肾经自下而上完成圆周运动。

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脾与胃主肉,有运化作用。人身处处有运化作用,处处有土气。胃经自上而下,脾经自下而上完成圆周运动。

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与命门主油膜,有灼烧的作用。人身处处有灼烧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火气在运行过程中分为两部分,君火和相火,君火主升,相火主降)。心包经自上而下,三焦经自下而上完成圆周运动。

总结下来就是:胆经、心经、肺经、膀胱经、胃经、心包经主降;肝经、小肠经、大肠经、肾经脾经、三焦经主升。如果该降不降,该升不升,人体无法完成圆周运动,就会出现病症。

因为火分为了君火和相火,因此这里也可以说是“六气”:木气、君火气、相火气、金气、土气、水气

0 阅读:20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